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臺江縣依托三級組織部門定點幫扶,今年試點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一聯四幫”工作,整合力量資源,幫助建強村級黨組織、發展特色產業、加強鄉村治理和提升群眾致富技能,激活鄉村振興發展動力。
“捆綁式”聯幫,整合資源賦能“新動力”。明確縣級領導、鄉鎮(街道)黨政正職、縣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全部納入“一聯四幫”聯系主體,全覆蓋聯系9個鄉鎮(街道)和聯系(包保)71個村(社區)。實行季度督導、半年匯報、年終排名調度機制和談話提醒和獎懲掛鉤結果運用制度,層層壓緊壓實幫扶責任。鄉鎮(街道)季度監測、半年評估排名靠后和村(社區)季度督導發現突出問題多、工作滯后作表態發言的,縣委主要領導談話提醒聯系鄉鎮(街道)、村(社區)的縣級領導,縣紀委監委、縣委組織部談話提醒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和包保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縣級領導聯系的鄉鎮(街道)年終考核排名第1和縣級領導、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及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聯系(包保)的村(社區)年終考核排名前3的,優先作為評先選優、提拔任用或職級晉升推薦對象;鄉鎮(街道)、村(社區)年終考核排名掛末或倒數3位的,其聯系縣領導、鄉鎮黨政正職、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次,半年內不得提拔任用、職級晉升。
“診斷式”幫建,筑牢基層黨建“橋頭堡”。以建強基層堡壘為目標和第十一屆“村兩委”換屆為契機,圍繞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黨員積分制管理、優化黨組織設置、配齊配強村(社區)“兩委”等重點內容,幫助查缺補漏和補齊短板,由聯系村(社區)的縣領導帶隊,組織力量不定時入村“把脈問診”,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院壩會、村“兩委”座談會和入戶調查走訪等方式,“點對點”“一對一”直面問題、查找短板、深入研判,及時找準病灶,開好藥方,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臺盤鄉龍潭村支部2021年確定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黨組織負責人沒有合適人選,該鄉以換屆契機,先謀后動,下派鄉干部擔任村支部書記,以“外力注入”夯實基層組織基礎,配強“頭雁”力量。截止目前,全縣7個軟弱渙散村召開黨員會議、院壩會議等46次(場),走訪570余人(次),解決群眾問題訴求15條次,高質量完成集中整頓提升工作。
“特色式”興業,打通鄉村振興“主動脈”。圍繞省、州、縣“十四五”規劃和臺江縣目前食用菌、枇杷種植、中藥材、稻漁等產業重點和布局,借鑒“三變改革”“五步工作法”“八要素”等經驗做法,以“一村一品”產業發展為目標,幫助盤活現有資源,找準村級產業發展目標,指導和加強村(社區)“兩委”承辦、村干部領辦村級產業合作社,幫助引進龍頭企業共同經營管理,通過“企業+合作社+黨支部+農戶”等模式健全完善合作社運營、管理、利益聯結工作機制,切實解決基層產業發展存在的資金、人才、技術、包裝、銷路等困難和問題。施洞鎮小河村貓坡寨充分發揮地理優勢,村級合作社把西瓜種植作為“一村一品”打造,注冊了“貓坡西瓜”品牌,發動村民種植300多畝,按照“村兩委+合作社+農戶”模式加強管理,由村兩委免費提供物資,農戶在自家田地種植西瓜,合作社負責定價收購,產值達58萬元,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截止目前,全縣共有村干部領辦村級產業合作社120個,引進龍頭企業29家,年生產食用菌1.356萬噸,種植中藥材4.91萬畝,發展稻田養魚5.7萬畝。
“切入式”治理,樹立鄉村善治“風向標”。圍繞構建區域內多元共治鄉村治理目標,幫助指導完善《村規民約》和鞏固拓展“十戶一體”“寨管委”等治理單元,充分發揮“十戶一休”戶長、黨員、“寨管委”管家等帶頭作用,加強鄉村“兩違”、人居環境、家族宗教惡勢力等治理防控,創建區域化共建共治“一張網”。指導和督促用好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發揮鄉村治理一線陣地和示范引領作用,指導村級開展文明村寨創建、文明戶評比等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構建和諧村寨。施洞鎮崗黨略村成立“寨管委”加強農村基層社會治理,以“定寨子、定管家、定職責”和“建運行機制、建聯動機制、建活動機制、建保障機制”為主要內容,形成黨的聲音直達、服務群眾直接、社情民意直通、民事民議直辦,開啟基層自治新模式。目前,全縣共有“十戶一體”5418個,實現了聯衛生、聯文明、聯產業、聯誠信等目標,165個村都完善了村規民約,開展“好媳婦好丈夫”“環境衛生先進戶”等活動215場(次),基層自治、德治、法治能力明顯增強。
“靶向式”提能,穩定群眾收入“定盤星”。緊扣穩定就業摸清家底,指導用好黨建引領組織勞務輸出“十條措施”,以鄉鎮為單位組織力量對產業用工需求、勞力技能培訓意愿等進行排查和建立臺帳。用好廣東佛山順德區對口幫扶機遇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以打造臺江特色培訓勞務品牌為目標,重點培訓“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技能師資”等實用技能,達到“一人一技”目標。幫助協調天能集團、巴拉芳華園區等境內龍頭企業就業用工優勢,積極吸納當地勞動力就近和家門口就業。幫助加快“土專家”“田秀才”人才培育,進一步增加技能人才總量,為增強就業競爭能力蓄能。臺盤鄉空寨村潘世英之前在廣東深圳從事家政服務,今年7月27日參加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粵菜培訓班后學會了粵菜烹飪技術,深得老板喜愛,工資得到提高。目前,全縣完成技能培訓24期994人,其中,廣東佛山順德區開展粵菜培訓一期31人,“家門口”進村寨完成養老護理培訓23期963人;縣內龍頭企業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3000多人。(邰組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