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源遠流長的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哺育了臺江大地,凝結著臺江人民的魂魄、壯士情懷,潤澤出豐厚文化積淀。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詩與遠方的組合在臺江鄉村顯現出“1+1>2”的發展優勢,讓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1年臺江縣鄉村振興·苗族姊妹節民俗文化周活動于4月24日至30日在臺江舉行;顒悠陂g全縣累計接待游客43.5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49億元。
近年來,臺江縣全面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厚植農業“家當”,提升農村“顏值”,增強農民“底氣”,將一幅祥和秀美的鄉村新圖景描繪得愈加清晰。
農文旅相融合 譜寫鄉村新章
臺江縣依托獨具風格的苗族建筑風貌、民族文化、產業園區、林下經濟、農家樂等一百余個“鄉村農文旅”產業,打造施洞古鎮、節日文化、鄉村體驗游、產業園經濟帶等等,一批批葡萄園、枇杷園、草莓園等果園大力開發入園采摘、農場觀光等農業旅游項目,讓游客賞田園景、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逐步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綠色發展格局。

“今天欣賞了臺江萬畝草場的美景,走進了美麗又安靜的交宮苗寨,整個人非常放松”5月1日來自上海的劉女士這樣感慨道“很喜歡咱苗寨,特別是飲食文化,今天中午,我還特意嘗了點米酒”。
近年來,臺江縣便順勢而為,探索出一條以鄉村旅游、剪紙藝術、銀飾刺繡、苗族舞蹈、苗家餐飲、民俗文化等為導向的特色旅游發展道路,讓當地農民依托旅游產業足不出戶獲穩定增收,借助鄉村旅游發展迅猛的勢頭,把“美麗臺江”的美景推廣出去,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

如今,鄉村振興在臺江縣描繪出一幅幸福的農村綠色畫卷,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文化優勢正在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轉變,村民們的人居環境大有改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
整治鄉村環境 筑牢振興基礎
“五·一”期間臺江縣鄉村旅游異常火爆,游客以踏青、賞花、登山、農耕、吃農家宴、看民俗表演等形式深入體驗苗寨風情。“五·一”期間鄉村旅游累計接待游客14.0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0.42億元。

“吊腳樓,潔凈的石板路延伸到家門屋后,紅花綠樹環繞整個苗寨,一條清澈小溪靜躺寨中”這是來自四川麗江20人旅游團走進臺江縣紅陽苗寨看到的鄉村美景?芍^“小喬流水人家”,有古道西風,獨少了瘦馬……
近年來,臺江縣大力改善的就是鄉村人居環境。“十三五”期間啟動鄉村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行動,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掀起了新一輪美麗鄉村建設高潮。這些年來,臺江縣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為重點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挖掘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村寨,現有標準級以上鄉村旅游村寨20家,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促進縣域旅游經濟增長的重頭戲。
挖掘鄉村文化 實現多元綻放
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建成的芳瓦苗族博物館、苗族歌舞傳習基等苗族文化中心,打造的苗寨文化街---姊妹節,開發苗族手包、苗服、銀飾、織錦等文創產品超上萬種。

培育了反排多聲部情歌、嘎百福、反排木鼓舞等民族文藝隊伍10余支,常態化在全縣各景點展演《苗族蘆笙舞》《苗族古歌》等國家級非遺文化,景區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文以載道,旅以致遠。老屯鄉長灘村農家樂經營戶熊慶來感慨地說:“在我們這里可以邊享受美食,邊品味文化,村就是景,景就在村,游客們喜歡,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通過景區帶鄉、企業帶村、能人帶戶,資產收益為補充,助推臺江縣在2019年實現高質量脫貧出列,不僅美了村、富了民,還徹底改變了農民的精神面貌,提升了鄉村文明程度,成為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新動能。
產業升級明顯加快,闖出了一條“旅游發展+現代農業”、“產品經濟+觀光經濟”的產業新路。站在新的起點,臺江縣努力奔跑,奮力追夢,用美麗風景書寫出動人故事,用發展新篇唱響新時代贊歌,臺江縣被譽為“2021中國最具詩意百佳縣市”。(張 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