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復雜,疫情輸入風險極高,境外輸入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個省份和城市,此輪疫情主要由德爾塔變異株引起,該毒株具有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轉陰時間長的特點。為切實做好近期我州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廣大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廣大群眾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國(境),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非必要不進入空間密閉和人員聚集場所。如確需前往的,必須全程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領導干部職工要帶頭執行,如有特殊原因確需出省的,嚴格落實審批報告制度,做好個人防護,并在返州后立即向工作單位和所在村(居)委會報備,嚴格按照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自覺配合落實管控措施。
二、從有本土陽性感染者報告的地區和境外來(返)黔東南人員須主動向所在村(居)委會報備,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4天內有省外旅居史的來(返)黔東南人員,倡導主動在48小時內進行1次核酸檢測,同時須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覺喪失等不適癥狀,要立即前往就近發熱門診或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并全程規范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前14天內有本土陽性感染者報告市(州)旅居史的來(返)黔東南人員,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且在抵黔東南后24-48小時內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無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的,需在首站地進行1次核酸檢測,之后間隔24-48小時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在做好個人防護前提下方可有序流動,但應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不參加聚集活動,不乘坐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四、非必要不召開、不舉辦大規模聚集性會議和活動(包括培訓班),盡量采取線上方式,確需線下召開、舉辦的,要按照“誰組織、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控制參會人數及規模,盡量縮短時間。50人以上的會議和活動要科學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了解掌握參會人員情況,原則上禁止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境外旅居史及正處居家健康監測期內的人員參會。
五、賓館、酒店、餐飲店、藥店、醫療機構、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大型活動場所、影劇院、酒吧、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對所有進入人員必須嚴格落實佩戴口罩、體溫檢測、查驗健康碼、查驗行程碼等規定,不符合要求者不得進入,倡導查驗疫苗接種標識碼。同時,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通風消毒措施。
六、景區景點、公園等要嚴格按照“提前預約、避免聚集、做好防護、有序進入”的要求開展旅游服務。嚴格落實測溫掃碼、清潔消毒、佩戴口罩及一米線距離等防控措施,合理控制人流密度,有序維持景區景點旅游秩序,不得開展室內大型演出。
七、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班線車、客運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定期消毒、保持通風。督促出租車(網約車)乘客掃碼,乘坐出租車、公交車乘客須規范佩戴口罩。
八、醫療機構必須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未規范設置發熱門診(診室)的醫療機構一律不準收治發熱患者。非必要不陪護,確需陪護的要嚴格遵醫囑陪護,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報告,嚴格落實一患一陪護,無特殊原因不得更換陪護人員。不要到醫療機構探視病人,提倡電話、視頻等方式探視。零售藥店必須嚴格執行購買退熱、咳嗽藥品人員信息登記報告制度。
九、廣大群眾要增強個人防護意識,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用公筷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平常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癥狀,需規范佩戴口罩,全程做好防護,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進行排查和診療,就醫過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發現異常人員、異常情況,及時向所在村(居)委會報告。
十、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傳播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全州已開展大規模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凡未接種且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應按照“應接盡接、應接快接”原則,盡快持本人身份證到就近接種點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保護自己,呵護家人,共筑免疫屏障。
十一、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遵守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履行疫情防控相關義務,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和個人防控責任。對違反疫情防控相關規定的,依法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請廣大群眾主動關注、宣傳官方的防控信息,不信謠、不傳謠,不轉發任何小道消息,自覺抵制發布和傳播虛假信息,共同維護疫情防控期間良好的網絡環境。
國家、省有特殊規定的,以上級規定為準。
黔東南州應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8月12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