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慢下來的旅行不必著急趕行程,自己制定目的地,每一站都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奇遇,不管是黔靈山的精彩互動、青云市集里的華燈初上還是高坡上迎面吹拂的微風,都在這場慢悠悠的旅程里,期待著與旅途的趣事撞個滿懷!

圖 1
黔靈公園——山風里的禪意與野趣
這里是被譽為“黔南第一山”的公園,也是貴陽的心臟綠肺,沿著登山步道往上走,這里有上百只獼猴在古木間跳躍,有的蹲在石凳上啃游客遞過來的玉米,有的扒著欄桿沖人"齜牙"討食。這里不僅是風景勝地,更是感受貴陽市民日常生活的窗口,從山下走向煙火氣中,可以在菜場中挑選專屬于你的“貴州省菜”,如果是第一次來貴州,那千萬不要錯過。

貴陽全景
青云市集——煙火里的青春與舊時光
青云路的前身,是一條歷史悠久、充滿市井氣息的老街,它見證了多部貴陽人的成長歷程,更是聞名遐邇的名小吃街。在這條老街的懷抱中,一座承載著悠久歷史的針織廠曾矗立于此,而現在,這里是貴陽屢次被提及的網紅熱點,被譽為貴陽的“美食天堂”。這里人流摩肩接踵,各種地道小吃匯聚一堂:酸辣開胃的絲娃娃、滋滋冒著油香的留一手烤魚、外酥里嫩的豆腐圓子、香氣撲鼻的各種烙鍋……每走一步都有驚喜!
穿梭在復古與潮流碰撞的巷弄間,網紅小店、文創手作、現場駐唱將氣氛推向高潮。手捧一份小吃融入人群,便可以感受到貴陽年輕一代的活力與喧囂,這是屬于城市的熱情脈動。

青云市集
新印1950——舊廠房里的文藝新生
如果說青云市集是市井的狂歡,那新印1950便是城市的"詩與遠方"。開著房車繞到園區后巷,就會發現一面爬滿常春藤的老墻,墻根下擺著幾把竹椅,幾個年輕人正抱著吉他彈唱。再往深處走,"慢物質"展覽廳出現在眼前,展柜里是用貴陽老磚廠的陶土做的茶器,墻上掛著巨幅的《貴陽老地圖》,標注著已經消失的老巷子和老字號。
老廠房的厚重骨架與年輕文化的輕盈肌理碰撞,形成獨特的“新貴陽”美學空間,是城市潮人的聚集地,也是旅途中小憩、補充能量的好驛站。

新印1950
高坡——苗嶺上的風與歌
離開市區往北,房車開始在盤山公路上繞。海拔逐漸升高,云層變得很低,偶爾經過幾座青瓦苗寨,像撒在綠毯上的珍珠。高坡的苗家人說,這里是"云端上的故鄉"——高坡。
把房車停在觀景臺旁,傍晚趕上苗家的"跳場",小伙子吹起蘆笙,姑娘們穿著繡滿花紋的盛裝轉圈,銀冠上的銀鈴叮當作響。山風掀起扎羊角辮的小姑娘的裙角,也掀起了一段關于傳承的故事——那些古老的歌謠、精美的繡紋,正隨著年輕人的腳步,走向更遠的地方。

花溪高坡
青巖古鎮——車輪停泊處,六百年甜香
厚重的城門后藏著六百年的時光密碼。青石板的街巷就像流淌的琴弦,木結構吊腳樓鱗次櫛比,除了古建筑,更吸引我們的是撲面而來的玫瑰糖甜香——抬眼望去,案頭手工熬制的玫瑰糖正裹著晶瑩糖霜,搭配用蜜泉水沖調的玫瑰露,暑熱瞬間消散。
轉角的店鋪飄來鹵豬蹄的香味,大家圍坐在木桌旁大快朵頤時,銀飾匠人叮叮當當的敲擊聲已為這場“味覺探秘”配上背景音。等到燈籠亮起彷佛穿越到了大明,一起體驗專屬于青巖的傳奇故事,沉浸式體驗時空與現代交織的畫面,轉角遇見打更人敲響銅鑼在“天干物燥”的悠長尾音里,這場時空交錯的房車漫游化作了記憶里的青巖韻腳。

青巖古鎮全景
靛山村——時光里的慢與靜
當房車繞行至紅楓湖畔,深入翁井村深處的靛山。如果說高坡是熱鬧的煙火,那靛山村便是貴陽的"隱世畫卷"。這座藏在花溪深山的古村落,至今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青瓦木屋,村口兩棵百年銀杏樹遮天蔽日,樹下擺著石桌石凳,總有老人坐著下棋聊天。
晨霧中的靛山村,靜得只聽見鳥鳴和溪流潺潺。村后的觀景臺是看日落的絕佳地。夕陽把群山染成淡紫色,稻田里的水泛著金光,幾戶人家的炊煙裊裊升起,像給村莊系上了白色的飄帶。

靛山村
貴陽教會人們的是“慢”里蘊含的力量——當車輪不必總被速度綁架,心便有了余地為微小的感動停留。或許旅行的意義,就是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出發,再帶著被生活溫柔過的返程。這里的山風、故事和煙火氣,永遠在等一個愿意慢慢感受的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