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圈舍里兔躍鼠歡,山林間蜂舞蜜甜。現在的鐘靈鄉,特色養殖產業蓬勃興起,肉兔和豚鼠養殖、生態養蜂等特色項目多點開花,不僅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用“小養殖”撐起了村民的“大致富夢”。
鐘靈鄉陽艾村的楊從亮曾是小型特色養殖的“門外漢”,為提高養殖收入,在今年6月,他改造閑置圈舍,引進種兔和種鼠開始試養。他將自己的豬牛養殖經驗與陽艾村生態實際結合,堅持用玉米、白菜、嫩草等天然飼料養殖,如今肉兔存欄約300只、豚鼠100多只,預計年銷近萬元。11月12日,筆者來到楊從亮的養殖圈舍,他開心地說:“這窩小兔再過半個月就能出欄了!”

在陽艾村的肉兔和豚鼠養殖搞得風生水起的同時,鐘靈鄉高寨村的生態養蜂產業也同樣碩果累累。山林間,蜂箱錯落有致,成群的蜜蜂穿梭忙碌,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高寨村民歐春明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山林里巡查蜂箱,仔細觀察蜜蜂的采蜜情況和蜂群的健康狀況。“消費者最看重土蜂蜜的品質,生態養殖就是我們的‘金字招牌’。”歐春明深有感觸地說。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養蜂隊伍中。如今,鐘靈鄉蜜蜂養殖規模已達600余箱,年產土蜂蜜近1.3萬斤,帶動30余戶村民實現年均增收4500余元。

從肉兔和豚鼠養殖到生態養蜂,鐘靈鄉的特色養殖產業正以多點發力、抱團發展的態勢穩步推進。這些“小而美”“小而特”的養殖項目,不僅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創業增收,更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通訊員:歐孟莉 楊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