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出行熱潮:假期人流創高峰
按照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23.6億人次,日均大概有2.95億人次且同比增長約3.2%,鐵路系統累計發送旅客數量達到2.19億人次,日均開行旅客列車大約有1.3萬列且運輸組織安全有序。
出境游也迎來了強勁的復蘇態勢,多家在線旅游平臺的數據表明,假期出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了30%,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成熱門目的地,國內方面北京、杭州、成都、廈門等城市持續位居熱門榜單前列,鐵路、民航與高速交通的協同調度讓億萬旅客能夠順利“說走就走”。
文旅融合:消費熱度持續攀升
在假期這段時間里全國文旅市場熱度達到空前狀態,各地采用“文化+旅游”融合模式豐富節日體驗打造多元假日場景。
在北京地區,中國美術館和首都博物館推出系列大型展覽,吸引眾多市民與游客爭相前去參觀,展覽票務在提前時間就已全部售罄。杭州西湖、武漢東湖以及重慶武隆喀斯特等景區客流量均呈現顯著上升態勢,成為市民出行游玩熱衷的“打卡地”。
根據各地商務部門監測情況來看,假期期間重點商圈客流量和銷售額都實現增長,餐飲、文娛、住宿等行業持續保持高景氣態勢。線上消費的表現同樣十分亮眼,旅游周邊商品、地方特產、文創產品銷量顯著增長,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的融合趨勢變得更加突出。
節日溫情:全民共慶,社會活力涌動
節日可不只是出行的重要節點,更是充滿溫情的美好時刻,各地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紛紛舉辦升旗儀式、文藝演出、志愿服務等活動,用多樣形式向偉大祖國獻禮。
9月30日上午時段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舉行升旗儀式,科研人員與研究生一同整齊唱響國歌慶祝新中國成立76周年,大家以這樣的方式共同傳遞濃厚且真摯的愛國情懷。與此同時全國多地機關學校企業同步開展主題黨日愛國教育及公益活動,使得節日氛圍呈現出溫馨又莊重的良好狀態。
除此之外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推出豐富主題活動吸引大量家庭游客,親子游紅色研學游文化體驗游持續升溫成為假期文化消費重要組成部分。
節后思考:讓假期經濟更可持續
假期經濟呈現火熱態勢的背后,其實也在考驗公共治理的智慧與效率,面對龐大的出行需求以及消費高峰,交通、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提前做好部署并科學調度,最終實現了各方面的安全有序運行。
專家明確指出假日經濟若要持續繁榮,不能只看重“流量”還得注重“質量”,要借助數字化手段去優化游客分流并提升公共服務體驗,同時加強文旅品牌建設來推動假期經濟朝著高品質、可持續方向發展。
熱情不散,奮斗再啟程
國慶長假雖然已經正式結束,但節日所帶來的熱度依舊還在延續,從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的城市街道,到人潮涌動熙熙攘攘的旅游景區,再到充滿歡笑溫馨和諧的社區活動現場,假期當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都折射出中國社會的生機與信心。
就像網友留言里講的那樣“這可不只是一次簡單出行而是一場生活慶典”,假期里的熱鬧氛圍與溫情感受會化作繼續前行動力,激勵著億萬中國人用更飽滿姿態去迎接新的征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