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臺江苗族獨木龍舟節迄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舉辦時間通常在傳統端午節后20天,也就是每年農歷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為期三天,期間將進行龍舟下水、龍舟競渡、接龍、盛裝踩鼓、民間文藝表演、" 吃龍肉 " 等民俗活動。

獨木龍舟造型獨特,無論是從采木到鑿舟,從下水到競渡,其程序都有極其嚴格的儀規、禁忌和傳說,無不體現出苗族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文化氣息,是中華大地乃至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文化瑰寶,也是清水江流域苗族同胞祈愿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促進民族融合,傳承和展示苗族體育競技文化、民族服飾文化、民族飲食文化和民族歌舞文化的重要載體。



接龍儀式現場,一只只獨木龍舟從沿河各村寨劃來,來自清水江沿岸村寨的苗族群眾也身著節日盛裝,齊聚塘龍寨清水江岸,共度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 " 獨木龍舟節 ",各村寨姑媽們紛紛鳴炮迎接龍舟,獻掛錦旗,獻贈鴨鵝甚至肥豬,以示良好祝愿,一時間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節日規模盛大,氣氛濃烈獨特。

百舸爭流千帆競 ,借海揚帆奮者先。激烈的龍舟競渡比賽現場,各村寨一一進行比拼,鼓聲、鑼聲、歡呼聲不絕于耳,遼闊的河面上,龍舟疾馳而過,舟槳濺起的片片水花讓兩岸的觀眾熱血沸騰。

近年來,這項體育賽事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引來無數國內外攝影愛好者前來獵奇拍攝。2008年,獨木龍舟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了解,目前,施洞地區共有40多只獨木龍舟,今年前來參賽的龍舟數屬歷年之最,龍舟的造型、競渡方式和勝負標準,以及圍繞龍舟活動所反映的一系列社會結構、文化觀念、經濟生活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和開發價值。
當日,貴陽日報傳媒集團ZAKER黔東南聯合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臺江縣融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截至發稿時,僅ZAKER黔東南新聞客戶端觀看直播人數達25萬人次。(潘歡歡、楊秀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