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強化責任落實。黨政領導多次與農技人員深入田間開展調研指導,縣農業農村局會同示范田所屬轄區鄉鎮黨政主要領導研究部署示范田建設工作,明確專人蹲點開展田間技術指導,在育秧、種植(栽插)、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時節深入田間做示范,組織開展培訓、印發技術資料等。截至目前,選派47名農技人員包片指導示范田建設技術服務,開展各類技術培訓113期,受訓人數3543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800余份。
強化技術指導。選派8名縣級農技人員蹲點開展技術指導,要求技術人員直接到村、技術培訓直接到戶、技術指導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隨時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對農戶開展技術指導,要求每個點每年開展2期以上水稻高產栽培、科學施肥、大田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控等技術培訓,技術入戶率達到了100%。
強化物資保障。選擇優良品種種植,良種覆蓋率達100%;整合資金共計164萬元,采購有機肥120噸、復合肥60噸、氯化鉀12噸、三環唑4800包對示范點進行物化補助。購買缽體育苗機1臺,培育水稻育苗經營主體2家,引進社會化服務主體育苗實施1200畝,確保示范田種植成效。
強化農機推廣。為進一步提升領導領辦糧食高產示范田生產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在縣委書記、縣長、縣委副書記、分管副縣長的4個點上全面推廣水稻機械缽體育苗技術,輻射帶動全縣機械缽體育苗2850多畝,示范點的稻田翻犁全部實現機耕生產模式。(趙仕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