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九擺村四面青山環繞,其間溪水流過,吊腳樓民居依山而筑,全村有3個自然寨,共365戶1442人,民風淳樸好客。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扶貧產業,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同時,以建設全省文明村為目標,同步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村民整體素質和村居環境水平。如今,日益興隆的產業發展、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九擺村成為了臺江縣遠近知名的文明村。
“生活美”——黨建引領產業興
黨建強則人心聚,產業興則百業興。九擺村始終以黨建為引領,以實現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增強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的重要途徑。要求村干部班子成員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帶動全體村民,真正當好村民的“領頭雁”。通過結合本地實際的探索研究,九擺謀劃實踐了高山生態茶、稻田綜合種養、鄉村民宿旅游等綠色產業發展道路。

“脫貧攻堅這幾年我們九擺村的產業發展速度還不錯,現在黨將三農工作重心轉移到了鄉村振興上面,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踐行‘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三牛’精神,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更加擔當作為,以優異成績向黨的100周年華誕獻禮。”村支書楊昌勇充滿信心地說。
通過多年辛勤的耕耘付出,九擺村“紅色引擎”持續推動“綠色發展”帶領群眾實現了增收脫貧,如今更奔著鄉村振興的目標加足油門向前奮進。
“宜居美”——人居整治環境佳
在加快脫貧致富經濟發展的同時,九擺村也不忘改善環境。為了給村民打造安全、清潔、美麗、宜居的環境,九擺村多方籌集資金,安裝太陽能路燈、建設消防管網、修建風雨長廊、籃球場和踩鼓場等村居基礎設施。在此基礎上,村里還大力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十戶一體”為組織形式,組建成立衛生保潔隊和垃圾清運隊,定期義務清掃垃圾,治理“臟、亂、差”,村民們主動搞好門前“三包”,清理房前屋后陳年積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全村上下形成了人人關心文明環境、人人參與環境整治的熱潮。

九擺村舊貌

九擺村新貌
在九擺村,記者看到村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的場景,屋舍周圍井然有序,阡陌村道干凈清潔。58歲的村民李大叔告訴記者說:“這幾年村里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搞大掃除,最開始清理還蠻麻煩的,搞兩年下來,現在大家房前屋后都整潔得很,路上也少見到垃圾,打掃起來輕松多啦”。
九擺村容村貌逐漸換上新顏,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展現在苗嶺山野間。
“氛圍美”——文明創建鄉風好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村民們對精神生活有了新需求。九擺村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從每家每戶入手,抓住群眾議論、關心的熱點,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把思想建設融入到有聲有色的行動之中,弘揚社會主旋律和正能量。此外,村兩委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制定符合本村實際的村規民約制度,并通過苗語、苗歌的特色方式組織開展文藝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文明風尚傳遞給村民,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文明鄉村建設。同時,做好文明家庭創建工作也是九擺村創建全省文明村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村共評出縣級文明戶9戶、鄉級文明戶30戶、村級文明戶92戶,通過發揮典型示范的引領作用,村民漸逐漸形成了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倡導了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等文明新風。

查閱九擺村的村規民約,平平無奇的條目中包含著社會治安、生態保護、村風民俗等八大類、三十二條,內容詳盡、樸實無華。“我們每一條村規民約都是和村民商量一致通過的,每年還會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一次”村主任唐忠福說。
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空洞的道理,一條條貼合實際的條款,讓村民自覺形成了自我約束和互相監督、文明和諧的鄉風氛圍浸潤在每一個九擺村民的心里。
村支書楊昌勇介紹,九擺村近年來積極發展脫貧產業、做好村居環境整治、引領文明建設等舉措,其間充分發揮了群眾的主體作用,促進了農村基層的有效治理,全村物質和精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九擺村接下來將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積極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目標,進一步營造內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發展生產力的正能量文明鄉風氛圍,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段茗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