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時間匆匆而逝,轉眼間來到革一鎮大塘村已經有3個年頭,從當時第一個小孩滿月就開始駐村幫扶,到現在已經是2個小孩的爹,回顧這3年來有辛酸也有喜悅,一切都歷歷在目。
日歷翻到2018年
2018年3月,按照縣委、縣政府和局黨組的安排,我來到了革一鎮大塘村,當起了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員,面對第一次農村工作,說實在的心里有點忐忑,面對嗷嗷待哺的小孩,說實在的心里有點愧疚,但我是干部,我不舍小家何以建“大家”。
初見大塘時,低矮、簡陋的村委辦公室,從第一眼就可以看出大塘村的基礎條件有多差,脫貧攻堅任務有多重。現在,有縣委組織部、局黨組和各級關心大塘村發展的領導、同仁和愛心人士真幫扶實做事,再見大塘村,大塘村已建成了5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單位領導協調經濟開發區愛心工業企業資助幫扶3萬元對操場進行了硬化。現在大塘村辦公條件寬敞明亮,老百姓辦事也方便了許多。
建成后的黨群服務中心
日歷翻到2019年
2019年,是臺江縣“整縣脫貧摘帽”之年,時間緊,任務重,怎么才能讓鄉村更加整潔美麗,怎么才能讓群眾脫貧致富,這是我常常晚上墊著枕頭思考的問題。大塘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老百姓收入單一,主要靠外出務工,而我直接幫扶的有兩戶貧困戶家庭都是單親家庭沒有剩余勞力外出務工,脫貧更是成了難中之難,堅中之堅、重中之重。但是我必須不畏壓力、必須砥礪前行,我是干部,我必須擼起袖子精準施策,下繡花功夫扎實推進。2019年,我狠抓改廚改廁7戶,開展環境衛生整治24戶網格戶,透風漏雨整治4戶,組織農戶外出務工7戶15人,申請公益性崗位3個,勸返輟學學生2人,人畜混居整治1戶。


日歷翻到2020年
2020年1月6日,大塘村原西南小村順利接受了西南大學的第三方評估工作,大塘村完成了脫貧摘帽任務。還沒等大家長舒一口氣,一場“黑天鵝”事件席卷了全中國,駐村隊員又變成了一線的抗疫隊員。
母親問:“電視上不是通知延遲上班了嗎,而且你還有陪產假呢?”。面對母親的“質問”,我笑著對母親說:“吃了這碗飯就要對得起這份工作”,其實兒想說:“你兒子是干部,我的戰友們已經沖鋒在前線,兒子不想當逃兵”。

2020年是美好的一年,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回想自己到大塘村已近三年,我把大塘村當成了家,大塘村村民也把我當成了家人,在脫貧摘帽之后,愿大塘村變得越來越美好,“家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足,大塘村,我會常回家看看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