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木葉吹奏的傳奇戀歌
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寨老。于是,我們找來了報京鄉政府的宣傳委員姜先奕,請他帶我們去找寨老。在他的帶領下,我們在報京大寨一棟漂亮的新房里見到了寨老邰湘權。

休息一會,唱兩首歌(李安生 攝)
邰湘權給我們講了個故事。相傳在300多年前,有一周姓年輕侗族姑娘,與一邰姓侗族青年男子,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在舊時,侗族青年自由戀愛本是年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周姓姑娘家很富有,邰姓小伙子家很貧窮,自由戀愛被周家人發現后,遭到周姓家族的強烈反對,于是將這對魂牽夢縈的情侶活生生的拆散了。
在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這對戀人心有靈犀的一起跑到洗蔥塘(現在報京三月三洗蔥塘)邊相擁大哭,哭得死去活來。當時他們面對整個周姓家族的強烈反對,毫無辦法。但兩人希望來生能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于是他們脫下鞋子,在洗蔥塘邊一棵古樹干上,印上了兩人的腳印,然后跳進洗蔥塘殉情了。
這對青年追求自由幸福婚姻,敢與封建社會婚俗觀念抗爭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報京大寨善良的侗族同胞,同時侗族人民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像故事中的這對戀人一樣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于是在三月三這天用唱情歌的方式紀念這對善良的侗族青年,同時用這種方法表達侗族青年追求自由幸福愛情的愿望。
據了解,那棵洗蔥塘邊見證這對戀人感人故事的古樹,已于2012年枯萎倒下了。
剛聽完這個傳奇故事,姜先奕接到了報京科技宣教文化服務中心的電話,說是請他找點木葉回去,排練節目要使用木葉。
“他們隨便找點木葉不就行了嗎?干嘛非要你從大寨找木葉上去呢?”我們都好奇和不解的問姜委員。
寨老出來解圍說:“一般的木葉是用不成的,吹出來的情歌聲音也不好聽,必須要用專用木葉。”
用木葉吹情歌?還要用專用木葉?我們帶著好奇跟著姜委員去找木葉,一探究竟。
在大寨,我們找到了一棵大樹,可是樹葉全是老樹葉,沒幾片新葉的樣子,看上去非常普通,就連剛到報京上班不久的姜委員也是不得其解。我們只好按照要求摘取了大樹的老樹葉,還特地摘了幾片新樹葉,趕到報京科技宣教文化服務中心。
到了服務中心,十來個青年男女正在排練歌舞。我們迫不及待地找到歌師周發生,請他為我們用木葉吹奏情歌。
周發生接過木葉,選了張很老很厚的葉片,放在嘴里吹奏起來。他為我們吹了兩曲情歌,可我們一曲也聽不懂,只是覺得聲音非常悅耳動聽、婉轉悠揚。
周發生說:“報京侗族的情歌很自由,基調已定,現場填詞,唱得好不好與聲音和歌詞有關。”據他介紹,當男青年想要邀約女青年出來時,就會到馬郎坡上吹木葉情歌,女青年聽到后覺得吹得很好,就會應邀相會。

用來吹奏歌曲的木葉(李安生 攝)
真是神奇了,一片厚厚的老木葉,居然能吹出這么好聽而且有意思的情歌,這讓我們不得不信服報京侗族人民會說話就會唱歌的說法。
感恩之歌 一路有你
我們從報京科技宣教文化服務中心了解到,今年報京三月三討蔥文化節將于4月21日在報京大寨隆重開幕。這是距報京2014年1.25火災以來的第一個傳統節日。活動當天,由數千名侗族、苗族和漢族群眾組成50個方隊,在報京大寨進寨公路上載歌載舞,喜迎各方賓朋的到來,歡迎的群眾既有報京當地居民,也有附近地區,如金堡鎮、三穗縣、劍河縣、施秉縣等地的群眾也不約而來。

正在插秧的報京侗族群眾,愉快地唱著歌(李安生 攝)
三月三這天,報京侗族同胞還將擺上100桌長桌宴,穿著節日盛裝唱著酒歌與遠方的賓客嘗盡侗家美食。
三月三這天,報京侗族同胞還將舉行“意中情人討蔥籃,莫嘎樹下對情歌,撈魚撈蝦送笆簍”等民俗活動。
三月三這天,是個感恩的日子,報京大賽將是一個歌舞升平的景象。報京侗族歌唱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踩歌堂大家集體合唱、莫嘎樹下男女對唱,還有蘆笙演奏以及用木葉吹唱等。

重建后的報京大寨,此時已是桐子樹花開滿山(李安生 攝)
據寨老邰湘權介紹,他們已收集了并編成一本《報京民歌》,其中有報京情歌、酒歌,還有很多內容是報京大寨美麗重生后,報京群眾感謝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歌曲。他們把無盡的感恩寫進歌本里,希望能用歌唱的方式世代傳承。(李安生 楊嶸 蘭紹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