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會說話就會唱歌,你信嗎?我信了!
會走路就會跳舞,你信嗎?我也信了!
近日,我們從鎮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了解到,貴州報京三月三討蔥文化節將于4月21日舉行。節日當天報京大寨非常熱鬧,特別是男女青年的情歌對唱,讓人在不覺間就被她們的歌聲魅力迷住。于是,我們收集了些有關報京三月三討蔥文化節的資料,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報京侗寨之旅。
會說話就會唱歌
4月16日,晴空萬里,報京的桐子樹已花開滿山。我們懷著神秘好奇的心情來到了報京大寨。剛下車,就聽到了遠遠飄來的歌聲。

經過報京鄉的思劍高速公路(李安生 攝)
男:三月牡丹朵朵開,我兩同把花樹載。
同栽牡丹要同摘,多多開花香且白。
女:三月桃花開滿坡, 三月初三喜氣多。
你我栽花花不開, 還得用心澆才開。
......
我們尋聲來到報京鄉農業服務中心后面看到,好幾塊稻田里有人正在插秧,歌聲就是從這里傳來的。我們不僅好奇,這么大太陽下面干農活還唱歌,難道她們不閑累、不閑熱嗎?我們找了條小路來到田邊,聽她們唱歌,和她們聊天。
劉大哥說:“剛才我唱的這種歌是報京青年男女對唱的情歌,是我們侗族青年男女在談戀愛時經常唱的,我們報京大寨祖祖輩輩的男男女女都會唱。三月三討蔥文化節時青年們都會唱,過幾天你們來就知道了......”
正在插秧的幾位大姐還熱情地教了我們幾句。
報京侗族大寨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的美譽,素有“飯養身,歌養心,年長者教歌,年輕者唱歌,年幼者學歌,善歌者受贊揚,歌師傅受尊敬”的良好風尚。
神秘且有魅力的侗族男女的“戀愛法寶”越發吸引我們,為一探究竟,我們一行走進侗族情歌盛地——報京大寨。
剛入寨,我們就遇到一個70多歲的老人。當老人知道我們的來意之后,立刻給我們推薦了當地出名的情歌歌師——吳熙乾。

吳熙乾收集的歌本(李安生 攝)
運氣很好,我們在報京小學吳熙乾上班的地方找到了他。他看上去50多歲的樣子,是報京人,從小就喜歡唱侗族情歌,由于歌唱得好在當地小有名氣。吳熙乾還驕傲的告訴我們,現在他的妻子就是他唱情歌唱來的。由于對侗族情歌的喜愛,1982年,吳熙乾加入了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無形中他擔起了傳承侗族情歌的重擔。從那時起,吳熙乾開始收集整理侗族情歌,目前已收集2000余首。
吳熙乾說:“由于在八、九十年代電腦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那時候他收集歌詞全靠一字一句的用鋼筆抄下來,我的手抄本有三本,還是從報京大寨1.25火災里搶救出來的”?粗稚蠌幕馂睦“逃生”出來的歌書,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吳熙乾收集的歌本(李安生 攝)
據吳熙乾介紹,報京侗族男女都唱情歌,而且還非常講究。唱情歌還分為5個步驟8種類別,即初相會、新的伴、久的伴、相思歌、相勸歌、伴嫁歌、斷交歌、失望歌。其中初相會、新的伴、久的伴、相思歌、相勸歌是根據侗族男女見面的次數算起為5個步驟。當男女雙方唱到第五個步驟時,如果唱得情投意合,最后就唱伴嫁歌,如果兩人沒有相互愛慕或不得已時,才會唱斷交歌或失望歌。加上前面的5個步驟與后面的伴嫁歌、斷交歌、失望歌就組成8種類別。報京侗族除唱情歌之外,還有其它民歌,種類繁多,涵蓋生活方方面面。如酒歌、喪歌、架橋歌、招龍歌、婚嫁歌、保福歌、新居歌等類別。
吳熙乾告訴我們,報京侗族情歌是有傳奇故事的,還推薦我們去聽聽寨老講故事。于是,我們又迫不及待地趕往報京大寨尋找寨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