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周燕玲) 百年報京·美麗重生。4月21日,鎮遠報京三月三討蔥文化節在報京大寨隆重舉辦,一張張淳樸的笑臉,一杯杯醇厚的米酒,一聲聲誠摯的感謝,一棟棟新樓房,一排排新路燈,一件件新衣裳,節日的喜慶味道溢滿了報京大寨。

活動當天,迎賓客、民族歌舞表演、莫嘎樹下對情歌、撈魚撈蝦送笆簍、意中情人討蔥籃、民族狂歡舞會等原生態表演都一一上演,著實讓人流連。


據悉,報京大寨2014年1月25日23時發生火災,共燒毀房屋148棟,受災296戶1084人,受災總面積35174.85平方米。
時隔一年,報京大寨災后重建工作強力推進,鎮遠縣對大寨重建進行整體規劃,將報京大寨按AAAA級旅游景區打造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現代氣息的民族傳統村寨,截至去年底,重建房屋222棟276戶,人均建筑面積約34平方米,并于2015年春節喬遷新居。


經了解,節慶當天共有2萬余名旅客參加了活動,劍河、三穗、施秉部分自然村寨村民自發前來祝賀。
報京三月三簡介:
報京侗族三月初三,又名“播種節”,俗稱“討蔥節”。
傳說報京侗族三月三起源于古代的耕種。侗家是以桐子樹開花為播種時節,但有一年桐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致當年饑荒。于是,寨老決定不再以桐子開花為播種的日子,而是以每年三月三為播種的日子。

又一傳說一對侗族男女為爭取自由婚姻,遭到寨老懲治,這對情人悲憤至極,投入深潭殉情,為紀念這對情人,報京侗族未婚后生在三月三期間都要到洗蔥塘邊向心愛的情妹討笆簍、討蔥蒜,互相定情,共表傾心,而三月三也由此被人們稱為報京侗族的“討蔥節”。
報京大寨概述:
報京大寨坐北面南,全寨477戶2114人,整個寨子青山圍繞,古樹掩映,環境優雅。上有青山,下有梯田,大寨居中,房屋依山就勢層層疊疊,鱗次櫛比,蔚為壯觀,為典型的山地建筑和桿欄式吊腳樓風格。

2007年,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保護村寨。2014年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3年,報京大寨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