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貴陽生態文明路留有他們的足跡
●關鍵詞:黨和國家領導人
四年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一屆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連續四次致信祝賀或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常委、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給予充分肯定;時任國務委員戴秉國多次聽取匯報,給予具體指導;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鄭萬通、董建華、李金華等領導同志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2009年賈慶林給會議發來賀信,在賀信中說,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也是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重要內容。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標志著我們黨對人類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這是我們黨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對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進一步調動全社會各個方面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性和指導性。
2010年,賈慶林對會議作出重要批示,批示中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戰略部署,得到了全黨全國人民的積極響應。在“十二五”規劃編制之年召開這樣一次論壇,對于宣傳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促進當地中長期規劃和經濟社會科學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2011年,賈慶林對會議作出重要批示,批示中指出: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作為交流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長期性、制度性的平臺,自舉辦以來,堅持面向實際、面向基層、面向生活、面向世界,著力研究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基本規律,注重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大力開展國際合作,為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作出積極貢獻。 2010年,賈慶林對會議作出重要批示,在批示中指出:從2009年開始,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北京大學、貴州省政府等單位連續三年舉辦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對探索生態文明建設規律、推廣生態文明建設經驗起到了積極作用。2012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以“全球變局下的綠色轉型和包容性增長”為主題,順應了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潮流。希望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研究如何統籌兼顧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為傳播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外國政要
貴陽四年生態文明路,一些有影響力的外國政要、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以不同方式參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來賀信;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兩次參會并發表演講、一次作視頻演講;愛爾蘭前總理伯蒂·埃亨,德國前總理格哈德·施羅德分別一次參會并發表演講。
2009年8月22日,氣候組織發起人、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和知名藝人、“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在貴陽市花溪區黨武鄉擺貢村參觀,并共同啟動貴州首個“太陽能LED照明千村計劃”。
布萊爾說,氣候變化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的努力和行動,他期待著氣候組織與貴州省和貴陽市的企業一起合作,共同推動企業對環境的保護。
2010年7月30日,托尼·布萊爾再次作客生態文明貴陽會議,雖頭發花白,但滿臉洋溢著微笑,紳士風度不減當年。
在會議的開幕式上,布萊爾的演講充滿魅力,風趣幽默,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他一上臺就用拗口的中國話,十分友好地給大家打招呼:“你好!我很高興又來到貴陽。”立刻,贏得了在場所有人員的陣陣掌聲。
他對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所采取的措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對未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實行節能減排、走綠色發展道路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建議和意見。特別提出了要走一條務實的,能夠實現目標的,通向未來的道路。
2011年,托尼·布萊爾雖然沒有能夠來到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但還是帶來了視頻講話,他不僅關注我國南方近幾年的極端天氣事件,還對今年我國受到旱、澇災害的人民表示問候,并希望不久的將來還來參加貴陽生態文明會議。
布萊爾說:“今年在中國我們看到有旱災和洪澇災害,證明它影響到了中國的糧食生產。我對在中國南部受到這些災難的人民表示問候,同時也非常贊賞中國政府對他們支持,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自然災害,所以我們國際社會應該協助,通力合作來減少我們的排放,來幫助發展中國家去適應氣候變化。”
●關鍵詞:貴陽市民
四年間,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層次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這不僅要感謝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感謝外國政要及專家學者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要感謝全體貴陽市民,是他們的擁護,真正鑄就貴陽生態文明路。
2010年底,貴陽市委八屆十次全會提出,始終秉持“為人民謀幸福”的理念,讓生態文明建設成為大幅提升貴陽市民幸福指數的堅強基礎。在為人民謀幸福的旗幟之下,貴陽的生態文明建設得到了全體市民最廣泛的擁護,讓生態文明的理念迅速走進貴陽的千家萬戶。
隨后貴陽市委提出:要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和協辦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作為載體,堅定不移地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432萬貴陽兒女迅速行動,以“我參與、我受益、我快樂”的姿態,吹響了“三創一辦”沖鋒號,從低碳出行到節約資源,從自身做起到帶動他人,生態文明的理念,化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的行動指南,成為一種行為規范。
2011年底,貴陽的“創文”和“創衛”事業終于結出碩果——在中央文明委和全國愛衛會分別召開的命名表彰大會上,貴陽獲得了“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兩塊“金字招牌”。 如今的貴陽,市容市貌整潔了,市民文明守紀了,文明的理念在整個城市發芽生根、枝繁葉茂……
歷屆會議回顧
2009年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于8月22日至23日在花溪迎賓館舉行,會議主題為:發展綠色經濟——我們共同的責任。
此次會議舉辦了生態城市論壇、科學家論壇、生態教育和傳媒論壇、經濟企業界論壇4個專題論壇,達成了對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綠色經濟具有積極意義的《貴陽共識》。《貴陽共識》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潮流和趨勢,不是選擇之一,而是必由之路。貴州、貴陽致力于探索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2010年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于7月30日至31日在花溪迎賓館舉行,會議主題為:綠色發展——我們在行動。
會議致力于為各方搭建一個技術交流、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的開放平臺。與會者圍繞低碳經濟、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突出討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探討綠色就業、綠色產業、綠色消費、綠色運輸、綠色貿易等前瞻性問題,提供建設性的對策建議。發表《2010貴陽共識》。
2011年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于7月16日至17日在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會議主題為:通向生態文明的綠色變革——機遇和挑戰。
會議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城市是核心,企業是關鍵,科技是先導,教育是根本,傳媒是催化劑,社會是基石。會議在原有的教育論壇、科學論壇、技術論壇等分論壇的基礎上,舉辦11個專題論壇(圓桌會)和展覽、明星公益活動等30余項系列活動。作為會議的系列活動,國家發改委在貴陽同期舉辦“全國低碳發展交流研討會”,環境保護部也在貴陽同期舉辦“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經驗交流會”,國內50多個城市的負責人參加。
2012年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于7月27日至28日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舉行,會議主題為:全球變局下的綠色轉型和包容性增長。 會議通過了《2012貴陽共識》。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的重要批示,對生態文明貴陽會議的未來指明了方向。生態文明建設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方向,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走綠色轉型和包容性增長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