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專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

“業余環保站長”專管環保的閑事
沒在環保單位上班,卻義務宣傳環保,專愛管與環保有關的閑事。他叫盧德榮,被鄰居們稱為“業余環保站長”。
昨日,一進盧德榮家中,記者就看到墻角一側整齊堆放著1米多高的舊報紙,上面則是五六十個疊在一起的環保袋。旁邊桌子上的袋子中,則放著滿滿的被挽成疙瘩的一次性袋子。
“像這些袋子起碼用個六七輪,實在是爛了用不了才丟的。”盧德榮說,反復使用環保袋,就是減少垃圾,減少白色污染。
“1980年從部隊轉業后,幾十年來我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環保意識。”盧德榮說:“洗完菜的第一道是垃圾水,我們拿來澆花。第二道,我們拿來沖廁所,第三道,我們就洗碗。”
每次出門前,老兩口都會檢查一下家電電源是否關掉,水龍頭是否擰緊。出門后也不閑著,看到垃圾就彎腰就撿起,遇到路人折花就友善提示,發現公廁水龍頭沒擰緊就去關掉。老伴曾志瓊說,幾十年養成的習慣,一言一行也影響著家里的兒女,甚至連5歲多的外孫都耳濡目染。“小外孫四歲進廁所,自己開燈,用了過后關燈。出門時,就喊她媽媽把電關了,開起燈是浪費。”曾志瓊笑著說。
桃樹梨樹石榴樹種在家門口為綠化盡一份心
退休在家的帥明祥,花了半年的時間將自家門前裝扮一番,成了一個美麗怡人的小花園。
帥明祥今年62歲,兩年前搬到中天世紀新城居住,開始張羅起門前的小花園。“這里的一樹一木、一花一草都是我親力親為的。”
一進小花園,就看見掛滿了果實的葡萄藤,旁邊是池塘,幾條小金魚在里邊自由游動。再往里走,有桃樹、梨樹、石榴樹、橘子樹、李子樹。除此之外,花園里還有玉蘭花、櫻花、茉莉花、薔薇花等。
帥明祥自豪地說,去年種的桃樹今年結了很多果實,他還送了一部分給親戚朋友嘗嘗。“自己種的東西,吃著又放心又舒心。”
花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是帥明祥自己設計的,都有環保綠化的考慮。“池塘里養魚,想必每天都要換水,這樣一來不就浪費大量的水資源了嘛?”帥明祥說,所以他在池塘邊上建了一個廢水循環處理系統,池塘里的水會定時更換處理,經過3次過濾再流入池塘中。
帥明祥說,哪怕每家只種一盆花,整個城市也會變成一片綠色。
70歲“節能達人”選擇低碳生活
70多歲的趙學忠老人家住貴陽市烏當區碧水人家社區,他是社區里的“節能達人”。
“平日里家里面的生活用水、洗菜水、洗衣服的水,甚至洗澡水我都會拿一個桶裝起來,用來沖廁所。很多時候,我家都不用洗衣機洗衣服,其實手洗衣服比洗衣機洗的還要干凈呢。”趙大爺笑說道。
年初,女兒給他買了一個3000瓦的取暖器,但他舍不得用,覺得費電。他覺得,看電視的時候,裹著被子坐在沙發上,比用任何取暖器都要暖和。
趙大爺還給家里的水管、電器都設置了“降壓”、“減負”功能,比如,利用節水閥重點解決平日里容易被忽視的水龍頭滴漏、水流過大等問題;規定室內空調、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的開放時間等等。現在他家一個月只用9噸水、80度電,每月水電費不過70元錢。趙大爺笑著說,低碳環保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持之以恒的行為習慣!
觀山湖區建成“綠軸帶自行車道”
“吹著習習微風,欣賞著沿道美麗風景,騎車在綠軸帶車道上,身心愉悅。”在貴陽市觀山湖區綠軸帶自行車道上,市民小周這樣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小周家住觀山湖區金華園小區,“我在世紀城附近工作,乘車高峰期的時候公交車難等、人多,并且汽車尾氣排放又會污染環境,不環保。自從觀山湖區的“綠軸帶自行車道”建成,我每天都是騎自行車上班,每次從家騎車到單位只要15分鐘的時間。一邊騎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欣賞美麗風景,心情十分舒暢。”
這條“綠軸帶自行車道”起于觀山湖區世紀城,止于會展路東側。自行車服務中心中心主管鄭慧嬌告訴記者,之所以稱之為“綠軸帶”,是因為車道“穿梭”在城市道路的綠化帶中,就像城市中的一條綠色軸帶,環繞整個觀山湖區。她介紹:“租自行車的市民越來越多,已經有1500余名人辦卡,還有很多‘私家自行車’。”
隨后,記者騎車來到觀山湖公園,在采訪中了解到,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學生、退休老人選擇騎自行車出行。
貴陽酒店也走生態路線
隨著生態文明的深入和推動,貴陽各大酒店也開始倡導綠色環保的理念。提倡光盤行動、建立無煙區、減少一次性用具的使用等都成了酒店的主題。
據凱賓斯基大酒店的公共關系主任賈琳介紹,他們在綬帶上印了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字樣,提示客人注意環境的保護。餐廳里還擺放了提倡“光盤行動”的標識,同時也提倡顧客打包。此外,為了方便生態文明論壇的嘉賓就餐,餐廳增加了300多個餐位。
“我們很注重環保,還在每個房間放了環保樹。”賈琳介紹,酒店房間的床頭柜上會擺上一棵環保樹,約10多厘米高,木質材料做成。“如果客人起床后,將環保樹放在床上,那就代表他不需要更換當天的日用品。”(作者 胡銳 王溶蘭 何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