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產城互動重拾田園牧歌
2011年,茅臺鎮GDP達到228億元,財政收入7929萬元,其中白酒產業貢獻率達到90%以上。
2009年,茅臺鎮對全鎮白酒產業進行摸底調查,發現高峰時期聚集在該鎮的產業工人已達到6萬多人,遠遠超過鎮上常住人口總數4萬多人。
因產業發展,帶來人口聚集,又因人口聚集,迅速推動城鎮化進程,這一發展規律被茅臺鎮印證僅用了不到20年時間。
茅臺鎮生動地向貴州其他小城鎮展示著什么叫產城互動。
如今,這個向著貴州第一鎮大步邁去的小鎮已經著手“升級”,正大力實施“產業壯大、環境整治、交通疏解、旅游開發”四大工程,努力把茅臺鎮打造成宜業宜游、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文化名鎮、世界旅游名鎮。
一位鎮上的老居民說,他們心中的新茅臺鎮是這樣——廠在綠中,城在畫中,人在城中。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對環境的訴求會自然而然被提上議事日程。
這一點已經成為貴州共識:生態文明必須共融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所以,在產城互動中重拾田園牧歌,既成為本質訴求,也是發展必須跨過的門檻。
因為,無論是工業化,還是城鎮化,基于人基本需求的訴求永遠是最本質的,也是最終的回歸點。
工業化是為了造富于民,城鎮化是為了讓“鄉村城市化”,更加充分地分享社會發展成果。
其實,無論是什么模式的雙輪驅動,最后都是人在用“腳”說話——留下或離開,是對某一發展模式好與不好最直接的判定。
為此,開陽縣龍崗鎮主打綠色發展牌,建設大規模富硒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成投資1.2億,日產蛋量達18.5噸,年供雞苗520萬羽的大型養殖場;建設投資2.2億,養殖5000頭奶牛的養殖場……目前,該鎮已經聚集來自開陽縣南部6鄉鎮的部分人口,成為開陽南部第一大鎮。
貴陽市宏立城城市綜合體吸引的不僅是貴陽市民前往購房,重慶、廣州等地游客在一覽該項目后怦然心動,買房置業者不在少數。
當一切以人本視角考量出發,人們會發現宜居宜業、產城互動原本就存在很強的內在關聯。
由此,在產城互動中重拾田園牧歌不是神話,起碼貴州實踐證明了這一點。(作者: 羅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