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月21日,農歷正月十二,初春的長沙乍暖還寒,武廣高鐵長沙南站內旅客行色匆匆。
從武廣高鐵長沙南站出站口左轉就到了黎托汽車站,這里有發往湖南大部分市縣的長途汽車。法治周末記者在此購買了一張當天下午1時20分從長沙發往寧鄉溈山的汽車票。
記者此行的目的地是寧鄉縣人民政府,記者將以一名普通網友的身份前往寧鄉縣政府面見縣長周輝。
寧鄉地處湘中東北部,是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同志的故鄉。2012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第61位。
客車在大雨中前行,路上不斷走走停停,近5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
下午3時30分左右,記者在寧鄉縣政府辦公大樓附近路段下了車。放眼望去,寧鄉縣委、縣政府辦公大樓顯得非常氣派。此刻,這里還洋溢著春節喜慶的氛圍。在辦公大樓前面的廣場前,有個巨大的宣傳板,上面一行“向全縣人民拜年”7個大字特別醒目。廣場上的燈柱上則掛滿了紅色燈籠。
廣場上前坪中央立有一個四羊方尊雕像。被譽為青銅器“十大國寶”之首的四羊方尊就出土于寧鄉縣黃材鎮,四羊方尊因此被尊為寧鄉的文化標志。
寧鄉縣政務大樓由一棟主樓和東、西兩棟裙樓組成。政務大樓前車來車往。在大樓進門處有兩名保安。一個站在門口左邊,不時地打量著進出的人群;一個坐在門口右邊一張桌子旁,負責登記進入大樓的陌生人的身份證。
記者在沒有登記身份證的情況下進入辦公樓大廳,門口的兩名保安并沒有阻攔。在大廳的中央有一塊機關辦公室分布圖,但上面并沒有標明縣長、書記辦公室的具體位置。
記者決定到縣政府辦公室去打聽縣長辦公室的具體位置。在11樓縣政府辦公室秘書科,一名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縣長辦公室在12樓,但具體在哪一間,她不清楚。
記者于是又上到12樓,在整個樓層搜尋了一番,這里除了標有縣政府辦內設科室的門牌和一些副縣長辦公室的門牌外,并沒有看到標有縣長辦公室的房間。
“那間沒有掛牌的辦公室就是縣長的辦公室,不過要見縣長得先聯系好。”一名自稱是縣政府辦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但對于縣長的聯系方式,這名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透露,要記者自己去打聽。
就在記者準備離開時,看到一名工作人員走進了縣長辦公室旁邊的領導聯絡員辦公室,記者趕緊跟了進去,并以一名普通網友的身份提出要和縣長周輝見面,請其代為聯系。
“縣長今天下鄉去了,你留下聯系方式吧。縣長回來后,我報告縣長。如能見面,我到時候電話聯系你。”這名羅姓工作人員說。
于是,記者留下了電話。在返回到一樓大廳后,記者又向負責登記的保安打聽,面見縣長如何辦手續。
“如果縣長在辦公室的話,你只要帶上身份證登記就行,到時候告訴你縣長辦公室的具體位置。”這名保安對記者說。
據記者了解,寧鄉縣現任縣長周輝原在長沙市委工作,來寧鄉工作僅半年時間,去年11月當選寧鄉縣縣長。
那么,寧鄉縣的普通市民平時能否見到縣長呢?他們平時又是如何去面見縣長呢?
一名正在縣城采購商品的寧鄉縣流沙河鎮市民賀中表示,自己沒有面見過縣長,平時只能在當地的電視新聞中看到縣長。
“要見縣長的話,我會選擇在縣長接待日去找縣長。如要反映問題,一般會找村鎮干部或者縣信訪辦。”賀中對記者說,縣長畢竟作為一縣之長,手頭肯定有很多工作要做,平時不敢輕易打擾縣長
暗訪結束后,記者回到了長沙市。
2月22日下午4時16分,記者的電話響了。
“你好,我是寧鄉縣周輝。你昨天來找過我吧,你是寧鄉人嗎?”記者注意到,電話那頭,對于陌生的“網友”,縣長周輝并沒有強調自己縣長的職務,話語顯得很樸素。
在簡單地聊了幾句后,記者試探性地問其是否方便留下手機號碼,以便下次見面前提前聯系,周輝爽快地留下了。(劉希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