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市委、市政府在西出口民族文化宮召開了市委農村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按照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州委農村工作會議的部署,對我市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確了目標任務,制定了工作措施,號召全市上下立即行動起來,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以時不我待,奮發有為的精神,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努力譜寫我市農村改革發展新篇章,確保2015年前后我市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凱里要先于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業,難點在農村,關鍵在農民。州委常委、
凱里市委書記黃遠良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市的全面小康;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市人民的小康。要始終把“三農”工作擺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農民增收放在“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以園區化提升農業、產業化致富農民、城市化帶動農村,把機遇抓住、把政策用好、把工作做實,積極探索農村改革發展新路子,舉全市之力統籌城鄉發展,帶領農民群眾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闊步前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市委、市政府對“三農”工作的定位凸顯了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農業農村工作依然是凱里發展的薄弱環節,農村面臨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對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要求上來,決不能因為農業占生產總值比重下降而放松農業,決不能因為城市化進程加快而忽視新農村建設,決不能因為農民處于相對弱勢地位而忽視農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推動農業農村發展,首先必須牢牢把握發展現代農業這個方向,用新思路、新理念發展農業。當前,我市經濟社會已經進入了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影響、相輔相成。按傳統思維抓“三農”工作的做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跳出“三農”看“三農”,統籌“三農”促“三農”。要以發展現代農業為契機,加快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著力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努力把農業培育成為與二、三產業互動發展的基礎性產業。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推動農業農村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三農”工作的核心。“三農”工作的核心是農民,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要始終圍繞農民增收這個關鍵,采取綜合措施優化農民收入結構,加大惠農政策落實力度,充分挖掘農民內部增收潛力,大力拓展農村非農產業增收渠道,積極開辟外出就業增收空間,努力形成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和工作合力。
黨的十八大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抓好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必須堅持城鄉統籌,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建立新型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同時,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切實把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民、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貫穿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動始終,更加有效地動員和組織農民群眾參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來,為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農”工作事關全局,怎么強調都不過分,怎么重視都不過分,怎么支持都不過分。我們相信,只要始終堅持“重中之重”不動搖,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就一定能夠邁上新臺階,農民持續增收的目標就一定能夠達到,凱里先于
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市委副書記周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