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廣東省21名地級以上市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網絡應用技能考試。書記、市長們被要求考核發郵件、看微博、上QQ、回復網友問題,進行視頻對話的能力。當天,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現場進行巡考。(6月27日《廣州日報》)
堂堂的領導和高官,竟被考起了許多網民眼中的網絡應用“基礎技能”,這算不算又是一種“秀”呢?我以為,可稱之為“秀”,但又不僅僅只為了“秀”。廣東“考核書記市長上網能力”的背后,透出了加強執政的多重深意。
其一,利用電腦和網絡應用開展各項工作,雖已成為當今時代的一種必要技能,但作為領導干部,尤其是級別較高的主要官員,并不一定能考得“高分”。這是因為,有些官員不屑于去學這類“皮毛”,有些領導也可能習慣了讓下屬“代勞”。鑒于這種現實語境,考或不考,查與不查,起到的促動作用,自然也大不一樣。
其二,對于普通網民來說,網絡應用的方式早已了然于心。由于工作性質的不同,某些領導和高官的“拿手技能”則是迎來送往、觥籌交錯。若是習慣了這樣的“聯系方式”和“工作生態”,領導們會不會愿意用網絡了解社情民意,就很難說了。所以,“考用網”只是一個形式,而隱喻其后的,是一種領導干部要多“接地氣”的及時提醒和關照。
其三,連書記市長也要考核“上網能力”,這等于給出了一種明確提示:在今后的選人用人,提拔升遷上,不僅要求候選人能夠應對大場面,也要求他們會用網絡來貼近民眾。只有那些既能直面現實問題,又善注重網絡親民的考察人選,才是適應時代需求的人才。
常開風氣之先的廣東,由省委書記現場巡考,“秀”了一把“考核書記市長上網能力”,當然不可能是無的放矢的隨意之“秀”。透過“秀表”看“秀里”,筆者想到了以上的三重深意。而從不同位置和不同視角去思考,可供提示和警醒的方面,還遠遠不止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