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北京住建委昨日網簽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假期前兩天,全市住宅網簽量為1155套,較去年端午節三天網簽總量多719套,也高于今年元旦、清明、五一3天假期總成交量的570套、550套和869套。
3月起樓市現上升勢頭
數據顯示,端午節前兩天北京商品住宅簽約1155的成交套數較今年五一假期三天網簽總量多286套,較去年端午節三天總量多719套。其中新建住宅簽約876套,2011年和2010年端午節三天的成交量分別為316套和625套。二手房市場方面,今年端午節假期前兩天成交279套,這一數字在2011年和2010年分別為120套和113套。在月度成交量上,從今年3月份開始,北京新房和二手房市場,都呈現出穩步上升的勢頭。
截至6月23日,6月月內新建住宅簽約套數為8111套,二手房住宅簽約9072套,相較于5月同期,分別上漲了13.9%和4.6%。
分析認為難現過度反彈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成交量持續攀升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降息信號被市場過度解讀,購房者預判市場將走出低谷,入市的積極性提高。而目前很多項目房價觸底之后不再下降,讓購房者看房意愿及購買意愿都有明顯增加。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預計,隨著房價的繼續回落,優惠利率的進一步普及,因樓市調控而積蓄已久的首次購房需求,在端午節后的釋放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北京市場的成交量還將繼續保持高位,且有望再創調控以來的月度新高。
但是,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認為,一旦市場反彈過度,政府層面肯定會有所應對,所以目前來看市場明顯過度反彈的可能性很小。
針對近期樓市成交量明顯上漲,北京市住建委昨日也表示,今年北京有110多個項目降價,樓市成交量回升源自降價換量。目前90%以上的購房人都是首次置業,調控并未放松,房價的反彈回漲不具備支持因素。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北京的商品房庫存接近6萬套,大部分企業還處于消化庫存階段。“當前最主要的還是順應形勢,降價放量。北京市場總體還將延續平穩的態勢,購房者不必為此而恐慌。”
各地
太原 端午假期看房人明顯增多
新華社電 “今天4部電話響個不停,都是咨詢買房的。”端午假期首日,在太原市建設南路一家售樓部,置業顧問范先生說,自央行宣布降息至今,通過各種方式咨詢買房的人漸漸多起來了。“目前,項目7棟樓的現房僅剩下100多套,估計不久就清盤了!”范先生說。
端午節假期,記者走訪太原市多家樓盤發現看房人明顯增多。首開國風上觀的置業顧問楊先生表示,前來咨詢和買房的基本都是“剛需族”,他們大多擔心樓市調控政策松動,未來房價會出現大幅上漲。
不少購房者表示,房價并沒有出現實質性回落,希望當前樓市調控政策不動搖能讓房價再降一降。
太原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太原市房地產開發投資72.76億元,增長23.2%,呈現逐月回落的態勢;商品房銷售面積74.24萬平方米,增長47.6%,比2011年全年提高66.3個百分點。
南昌 5月住宅銷售同比漲110%
新華社電 南昌樓市近期“供銷兩旺”,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出現持續性的周成交量破千的態勢,呈現自限購政策實施以來難得的銷售旺盛局面。
南昌房地產信息網監測數據顯示,5月南昌市區商品住宅銷售3710套,同比上漲110%,與4月份相比上漲59%,交易量創住房限購政策實施以來新高。6月11日至17日這周,南昌市區新建商品房共計成交1075套,至此,5月下旬以來,南昌樓市連續出現4周周成交量在千套以上的情況。
與此同時,南昌5、6月份新房供應出現高潮,新推樓盤月均在40個以上。統計顯示,5月南昌市有45個樓盤開盤,推出約7000套新房源,供應面積近70萬平方米,這是自2010年11月份以來單月推盤量最大的一個月,并且整體銷售率約在60%。
聲音
“投機性需求基本被擠出市場”
據新華社電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日前在福州表示,經過兩年多的房地產調控,現在市場上的投機性需求基本上被擠出了市場。
秦虹在參加海峽房地產論壇時表示,今年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明確要穩定和嚴格實施房地產調控政策。這一輪從2010年4月15日以來的調控政策,方向非常明確。第一,堅決抑制投機炒房性需求,控制房價的上漲,促進房價的合理回歸。第二,大力建設保障性住房,同時滿足市場上一些剛性的自住性需求。
秦虹說,這次兩年多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現了兩大效果,一是投機性需求基本被擠出了市場。人們所買的房子80%-90%都是出于自用的,投機投資炒房的需求基本上被擠出市場。二是房價的上漲幅度得到了控制。
秦虹認為,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空間還是很大,自住性需求、改善性需求的空間還是比較大,但市場的增長速度一定是下降的,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越來越多的企業采取穩健的發展戰略和財務模式,這是非常理智的一種投資行為。另外,在土地的招拍掛市場上,土地增值的空間也是非常有限了,那些專業化能力強和品牌信譽好的企業,在今后的市場中將會占據優勢。
相關
住宅限購推熱商業地產
據新華社電 隨著商品住宅持續調控,商業地產以不限購的特點“接棒”,成為投資熱點。但有業內人士提醒,商業地產面臨同質性強、后續資金乏力、庫存大等問題,在資金熱捧下易出現泡沫化傾向。
商業地產逆勢崛起
6月上旬,上海萬卓投資有限公司以1.75億元競得上海市嘉定區嘉定新城一商業地塊,溢價率高達435.5%,讓業界頗為意外。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住宅調控不動搖的背景下,預計今年會有更多房企涌向商業地產。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稱,今年一季度,住宅開發投資增速僅為19%,商業地產達到43.4%。表明資金還在大量進入商業地產市場。
復星國際聯席總裁、復地集團執行董事范偉表示,樓市政策調控頻繁,單一專注于住宅開發業務風險過大。在此形勢下,許多住宅開發商轉向商業地產。
另外,為鼓勵商業地產發展,一些地方政府也給出大幅地價優惠。租金上漲也是商業地產市場持續增長的動力之一。
局部泡沫出現
不過,商業地產市場迅速升溫,隱含的風險和泡沫逐漸顯現。中國銀監會去年8月曾提醒,要對商業地產和二、三線城市房地產風險保持“關注和警覺”。
世邦魏理仕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按過去兩年的平均消化量靜態計算,我國很多二線城市商業地產的消化周期將超過15年,有的甚至達到60年。
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研究總監薛建雄稱,短期內市場上商業地產項目供應量過大,地產商開發、運營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商業項目將難逃關閉、重組和被收購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