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宣”字為基,筑牢思想防線。街道打造“線上+線下”“日常+節點”宣傳矩陣,讓禁毒知識精準觸達群眾。線下宣傳接地氣、貼民心,依托鼓樓會、樓棟會、“四點半學校”“開學第一課”等陣地開設“禁毒課堂”,村(社區)干部用民族語言拉家常式普及知識,民警結合本地案例剖析毒品危害,志愿者手把手教群眾識別“跳跳糖”“快樂水”等新型毒品偽裝形態,仿真毒品展示、互動問答等形式讓防范意識入腦入心。在“6·26”國際禁毒日、節假日等重要節點,通過設攤咨詢、懸掛標語等方式,營造“抬頭見提醒、低頭學知識”的沉浸式氛圍。線上宣傳廣覆蓋、強聲勢,借助街道微信公眾號推送禁毒科普、警示案例和政策解讀,村(社區)微信群實時轉發資訊,發動居民擴散傳播,讓禁毒聲音直達千家萬戶。今年以來,累計開展集中宣傳35場次、禁毒知識講座23場次,張貼海報及有獎舉報通告715份,線上推送科普內容3次,閱讀量超1000人次。
“排”字為要,清除涉毒隱患。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街道將轄區劃分為若干網格,配備63名專職網格員,聯合社區民警、志愿者組建“網格+警格”排查小組,憑借“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開展常態化入戶走訪與區域巡查。排查重點聚焦荒地、閑置房屋、廢棄庭院、出租屋等隱蔽區域,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置。截至目前,已完成112家重點場所檢查,未發現涉毒問題。
“防”字為實,構建治理體系。秉持“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置”原則,街道構建“科技+人力”立體化防范體系。聯合派出所引入無人機技術,對居民樓樓頂、山林等隱蔽區域開展禁種鏟毒踏查,實現“天上地下”全方位覆蓋;通過宣傳手冊、居民微信群廣泛告知禁毒線索舉報獎勵辦法,鼓勵群眾爭當禁毒哨兵;組建由社區干部、退休人員、熱心居民組成的禁毒志愿者隊伍,在居民集聚區宣講政策、普及知識,形成“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今年以來,已開展集中整治行動3次,及時鏟除發現的毒品原植物幼株。
如今,龍形街道通過“宣、排、防”三維發力,讓禁毒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全民識毒防毒拒毒的自覺意識持續提升,為平安街道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薛鉀、國先紅 姚進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