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強化產業融合。該縣按照“黨建帶動、產業拉動、抱團聯動”的協同運轉模式,從江縣不斷強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一產主導、多產融合、競相發展”的格局。2024年,全縣中藥材基地面積18萬畝、百香果標準化種植3萬畝、香禾糯種植6.5萬畝、香豬年出欄10萬頭以上。
二是強化聯農帶農,促進就業吸收。該縣通過發展產業鏈,建立健全產業幫扶項目聯農帶農富農機制,以抓產業、落政策為著力點,不斷拓寬拓展當地農民就業渠道,特別是讓群眾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的發展基礎。探索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多種聯動發展模式,幫助脫貧人口穩定增收同時實現村集體經濟大幅增收。
三是強化培優育強,打造示范樣板。該縣結合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抓住農民增收這個關鍵,圍繞落實“強村帶動發展、企業帶動發展、產業帶動發展、項目帶動發展、能人帶動發展”等方式,因地制宜,爭取實現“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據了解,2024年全縣申報州級示范村5個、縣級示范村80個。
四是強化教育培訓,善用他山之石。該縣積極開展“土專家”“田秀才”挖掘培養工作,專注本地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培養,加大科技培訓力度,進行高素質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種養殖水平,提前謀劃未來發展之路,為發展算好未來賬,樹立奮進的信心和決心。目前,全縣已有20個鄉鎮(街道)25個村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共14期次670名農民。
(潘開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