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侗族大歌歡唱慶祝“十洞款會”開幕)
祭祀吳勉、姑媽回門、游寨、吹蘆笙、唱侗戲、歌舞表演等民俗文化系列活動,讓來自省內外游客享受了一場獨具特色的原生態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盛宴。

(姑媽回門)
“十洞款會”是黎平縣“十洞”地區十三個民族村寨歷史形成、自發組織的一個文化盛會,其以侗款為依托,以十三個村寨各自的傳統節日為平臺,以“月吔”的形式一年一度聚會一次,強化村寨之間在經濟建設、文化傳承、鄉村治理等方面的溝通和密切合作。

(祭祀侗族英雄吳勉)
同時,蘭洞群眾為紀念侗族英雄吳勉,所以將款會與勉王節兩個活動進行了有機融合,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侗族文化。
吳勉是貴州省黎平縣蘭洞人,明代侗族農民起義首領。據史料記載,吳勉領導了反抗明朝暴政和抵御外族入侵的起義,被侗族人民尊稱為勉王。明洪武初年,明朝出于穩定貴州,繼而征服云南的大一統戰略需要,于是從靖州往西向貴州“苗疆侗土”實行武力移民推進政策,今黎平等侗族地區于是成為首當其沖的前線陣地。由于執行鎮撫任務的明軍為獲得土地供軍士屯墾,采取了趕蠻奪業的武力征服方式,肆意圈占田地、殺戮驅趕當地少數民族,于是洪武十一年六月(1378.7)因無法忍受明廷的武力征服與壓迫,吳勉率領當地侗、苗等少數民族,發動武裝起義拉開反抗序幕。洪武十八年十月(1385.11),明軍進攻上黃義軍總部,由于內奸出賣上黃一戰義軍全軍覆沒,明軍以罷戰休兵赦免余部為誘擒吳勉及其子吳祿,械送京師(南京)處死,英勇就義。

(再現當年吳勉射箭)
雖然長達八年之久的吳勉起義最終被徹底鎮壓,但他的英雄事跡卻被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傳頌,至今仍然流傳于當地人民的傳說故事中。(陸書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