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州茅臺官微消息,12月1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榮獲第二十屆“全國質量獎”,這是貴州茅臺在2003年和2011年后再次獲得“全國質量獎”這一在全面質量管理方面的最高榮譽。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茅臺酒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在主旨演講時說了這么一句話,“茅臺發展的每個重要階段和關鍵風口,都以‘創獎’為新征程添碼助力。”2003、2011年,茅臺發生了什么,這次三度奪得“全國質量獎”又將迎來什么未來?
▋2003年創獎:以質量求生存,實現行業領先
貴州茅臺第一次獲得“全國質量獎”是在2003年,彼時的貴州茅臺上市2年,實現了“產能破萬噸、利潤市值登上行業第一”的歷史性跨越。
當年貴州茅臺最具標志性的一個數據,在于產能突破萬噸,達到11794.49噸。這是毛主席在1958年提出茅臺酒要生產1萬噸后,貴州茅臺時隔45年才圓夢。于生產型企業而言,產量的提升,對于質量的要求會更高。
尤其是在2003年,這是中國白酒第一個“黃金十年”的起點,行業競爭異常激烈。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GDP快速增長為白酒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酒水需求十分旺盛,各家酒企競爭白熱化。
當時營收、利潤、市值、行業地位都遠不如今的貴州茅臺,將重心放在了質量上,“以質量求生存”打開行業競爭局面,目標是實現行業領先地位。
至今很多人熟知的茅臺“四個服從”——成本服從質量、產量服從質量、效益服從質量、速度服從質量,就是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提出來的。
據茅臺酒廠廠志記載,2001年貴州茅臺上市后開始啟動爭創全國質量獎,旨在促進ISO9000系列標準(2000版)落實到實處,促進各種質量制度的健全落實,促進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確保茅臺酒質量的穩定提高。
無論是企業戰略還是生產執行,貴州茅臺都以質量為核心,主動順應時代發展,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第一次嘗試系統性引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深入貫徹ISO9000、ISO14000等標準體系。
正因為此,貴州茅臺獲評當年的全國質量獎。2003年12月8日,“貴州茅臺酒上萬噸暨公司榮獲全國質量獎慶祝大會”在貴陽舉辦,慶祝公司的兩件大事。
全國質量獎自2001年啟動,2003年對評審標準進行了修訂,基本以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卓越績效模式標準為主。這也意味著,貴州茅臺的質量績效管理模式已逐步向國際接軌。
從當年的7家獲獎企業看,酒類只有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其余五家分別是鋼鐵、煤業和交通。
質量績效管理的積極效應也在顯現。從2003年財報可以看到,貴州茅臺營收24億元、凈利潤5.86億元,當年市值約70億元。相對20年后的千億茅臺而言,這些數據都很小。但是在2003年,利潤市值已登上了行業第一。
這就是丁雄軍提到的貴州茅臺2003年第一次創獎“打響了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第一槍”。
▋2011年創獎:質量納入戰略規劃,成就行業第一
時隔8年后的2011年,貴州茅臺第二次獲得全國質量獎。這一年同樣是貴州茅臺發展的重要階段和關鍵風口,此時的目標是搶占“中國白酒頭部領軍企業和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行業地位。
當時正值“十二五”開局起步和貴州茅臺國營60周年重要時期,2011年貴州茅臺利潤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23億元,營收也實現184億元,產量近4萬噸。
此時的白酒行業處于持續上升階段,產銷量、銷售收入快速提升,行業盈利能力持續增強。2011年,白酒行業產量突破1,000萬千升,行業銷售收入突破3,000億元,利潤等指標再創歷史新高。許多白酒企業開始大規模擴產。
面對行業趨勢,質量進入了貴州茅臺5-10年的戰略頂層規劃。貴州茅臺提出堅持“質量興企”的戰略規劃,再一次運用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檢視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2011年,貴州茅臺主導編制《醬香型白酒》(GB/T26760-2011),是行業內首批單一香型類白酒國家標準,還在“十二五”技改工程中開展“茅臺酒制酒制曲生產工藝在中華片區的應用研究”。
在茅臺人看來,質量高于一切,只有始終不忘質量初心,堅守傳統工藝,嚴格質量控制,才能永葆茅臺酒品質穩定,才能推進茅臺永續發展。
2011年,貴州茅臺第二次進入全國質量獎獲獎名單,這一年的獲獎企業已擴充到12家,酒類依然只有貴州茅臺和五糧液,其余除了鋼鐵、煤業,增加了航天科工、電纜、木業等。
正是有了對質量的戰略規劃,為進入“轉型大業”時期的貴州茅臺“調結構、促轉型”打下了基礎,率先走出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期,繼續保持“中國白酒頭部領軍企業和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行業地位至今。
▋2023年創獎:有成長有成效有成績,對標世界一流
時隔12年,貴州茅臺第三次獲得全國質量獎,此時的全國質量獎已與美國波多里奇質量獎、日本戴明獎、歐洲質量獎合稱為“世界四大質量獎”,評選難度更大,意味著茅臺卓越績效模式及取得的顯著質量、經濟、社會效益再次受到認可,茅臺管理層將此次創獎成功定義為“有成長,有成效,有成績”。
顧秀蓮(左二)、賈福興(右二)為茅臺頒獎
首先是成長。從企業看,今天的貴州茅臺主要經濟指標已比2011年增長了逾10倍,成為超千億營收、2萬億市值、連續8年蟬聯全球最具價值榜的酒類品牌,企業也有了新對標,那就是加快成為“品質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成長的還有團隊。據介紹,貴州茅臺此次參與創獎的團隊以85后、90后干部員工為主,橫跨了生產、銷售、經營管理、財務等全領域,按照“高位統籌、集中攻堅、全員協同”的工作原則,發揚“自信自強、艱苦拼搏、銳意進取、奮勇爭先”的茅臺創獎精神,整個創獎團隊全體人員通力配合、攻堅克難、盡銳出戰、追求卓越,近一年的創獎歷程中,鍛煉和培養出一批具有現代管理理念、掌握運用現代管理工具的新生力量。
這支貴州茅臺的新生“主力軍”“先鋒隊”,將為茅臺永續發展提供人才動力。很直觀的例子,在2003年和2011年參與創獎的團隊,很多都已成為了貴州茅臺的高管和中堅骨干。
丁雄軍作主題演講
其次是成效。每一次創獎,對于貴州茅臺都是一次總結質量管理經驗,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工具方法的機會,并將形成的優秀成果和有益做法運用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不斷鞏固競爭優勢、改進缺點不足、補齊發展短板,在良性互促的循環中不斷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和能力。
正如此次全國質量獎評審委員會評價,貴州茅臺文化和戰略各項績效指標持續向優,展現了公司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基于卓越績效的特色文化和戰略,將持續引領茅臺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2016-2023年,貴州茅臺品牌價值連續八年蟬聯英國品牌評價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烈酒品牌50強》榜單第一位,致力生態環保和公益支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傳承基于自然力的古法釀造基礎上,建立數字化轉型及技術和管理創新,加速現代化建設進程,技術創新實力繼續保持行業第一都得到了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
第三是成績。正是有了近一年的全廠備戰、全員迎戰和協同作戰,從12月1日公布的名單看,在全國質量獎組織獎中,貴州茅臺取得優異成績,也是唯一一家白酒企業。與貴州茅臺獲選的還有核電、電力、能源等重工業,作為“國之大器”,質量是重中之重。
面臨綠色化、數字化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千億體量的貴州茅臺如何做好傳承與創新,在“變”與“不變”中尋求平衡,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此次獲獎給出了“時空法”匠心質量管理模式的答案。
自2022年以來,貴州茅臺陸續開展各層次、各類別質量管理提升活動,結合長期質量管理實踐,總結提煉了一系列模式方法,才形成順天應時、因地制宜、循法而成的“時空法”匠心質量管理模式。
從定義看,“時空法”匠心質量管理模式與前兩次獲獎時的質量管理一脈相承,又增強質量體系的系統性,持續提升茅臺標準的先進性,更加注重全員、全領域、全要素、全鏈條、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
正如丁雄軍所說,“時、空、法”,就是茅臺在傳承創新、追求卓越質量過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獨有管理模式,并在生產質量管理中得以具體應用。
第二十屆全國質量獎榮譽證書及獎杯
這讓業界看到了茅臺在質量管理上的成長,不僅始終把做好產品、抓好質量作為根本,還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推進質量體系現代化。
一家生產型企業在20年時間3次獲得“全國質量獎”,并不多見,在此次的14家企業中只有三家。“全國質量獎”評審委員會認為,這充分詮釋了“追求卓越,永無止境”的企業精神。
在業內看來,3次獲得“全國質量獎”彰顯質量是貴州茅臺的品牌核心競爭力,一脈相承并與時俱進的質量管理模式,不僅是過去優秀經驗的沉淀,也是未來質量變革的驅動,極大地擴充了茅臺質量的特色內涵。
隨著中央發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質量已成為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所在,茅臺第三次獲“全國質量獎”,也將在新一輪質量為要的關鍵風口,迎來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
而推動質量管理實現新跨越,正是茅臺“雙一流、三突破、五跨越”戰略目標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