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永樂社區黨員活動中心,社區干部和當地群眾圍坐在一起,法院干警帶著宣傳資料來到他們中間并發給大家。
法官助理林世柏向群眾宣講了禁毒知識和如何防范針對老年人群體的詐騙知識。他從毒品的概念、毒品的類型、毒品的刑法規定、如何識別吸毒人員和如何創建無毒社區以及結合實際并向群眾講述禁毒相關知識和典型案例,讓人民群眾認清吸毒販毒的巨大危害,呼吁大家要增強識毒、防毒、拒毒能力,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林世柏還對常見養老詐騙的類型、詐騙方式、如何防范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引導老年人不要聽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語”,不要輕易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守好養老“錢袋子”,防止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并回答群眾的咨詢。

走進小區送民法典宣傳手冊。雨后初晴,天氣悶熱,移民搬遷小區的巷子里,老人們在納涼,法院干警走進社區各居民小區,給他們發放“禁毒宣傳冊”、養老防詐騙宣傳折頁和手提袋,干警們一邊發資料,一邊介紹資料內容,向社區群眾宣講了養老詐騙真實案例、常見的詐騙手段及如何識別、防范詐騙的方法,積極引導人民群眾通過養老詐騙“12337”線索舉報平臺進行舉報或緊急情況下撥打110報警電話。

一位坐在社區涼亭里的居民說“這些法律小本子寫的是什么內容?”
法院干警說:“這是一本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小冊子,里面有四個方面的內容,你要仔細看,現在的騙術很多,一不小心,你的錢袋子就沒了,....”。

“你說的我懂了,回去還要好好的看,不能上當受騙,你們的工作到位,為你們點贊。”
在小巷里,法院干警發放宣傳資料300余冊,現場解答疑難法律問題和提供法律咨詢30余人次,進一步提高社區群眾的反詐意識,筑牢安全“防護墻”。

在活動中,干警們還走進社區辦公場所里扶貧車間,向社區民工派發《民法典》宣傳資料,采取“一對一”耐心講解相關法律知識,并解答民工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增進對《民法典》的理解與運用。

“現在手機上的不明電話很多,稍不注意就上套了,如何防范。”正在縫紉機上操作的一位女民工說。
“我來教你完善國家反詐APP的相關程序,你就不會再被騷擾啦。”干警接過手機,點擊幾下,就安裝好了。

干警還向民工們講解如何防范禁毒危害和反詐知識宣傳,加深了社區群眾對毒品危害和養老詐騙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禁毒、反詐的意識和能力,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獲得了社區群眾和扶貧車間工人們的一致好評!(黃家權、林世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