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雙江鎮四寨村的幼齡茶園基地,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大豆套種技術培訓充分激發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黃豆可以固氮,對茶葉有著很好的增肥作用。加上黃豆植株相對較大,抗病蟲能力強,生長較快,能夠迅速占領有利生態位置,抑制雜草生長,同時還可以對幼齡茶苗起到遮陰、保濕作用,利于新移栽茶苗成活,減少茶園成本投入,可實現茶園畝均增收一千元左右。”縣茶葉產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吳錫鋒介紹說:“幼齡茶地里套種黃豆,利用作物間的營養互補,不僅提高了土地肥力和利用率,還能提升農作物產量,促進農戶增收。”
“油茶產業是我縣“兩茶一藥”主導產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近幾年為大力發展油茶,全縣平均每年有近30000畝新建油茶園,新栽油茶樹生長周期較長,至少需要4-5年才能進入投產期,油茶產業前期幾乎沒有收益。為深挖油茶基地經濟,我縣今年在敖市鎮漫坡、中潮鎮佳所等油茶種植基地實施幼齡茶園套種大豆示范,通過大豆種植改善土壤地力,以種促養、以短養長。通過示范帶動進一步激發農戶種植大豆積極性,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助推農民經濟持續增長。”縣林業產業技術服務中心負責人蔣福軍說到。
據悉,在全縣推廣茶葉、油茶套種大豆技術過程前期,許多農戶對此心存疑慮,擔心大豆種植在茶園是否會與茶苗搶肥,是否會因大豆長勢過快遮擋、覆壓茶苗而影響茶苗生長,通過縣級技術部門專家精心培訓指導和示范,農戶們紛紛打消了心中的顧慮,對茶園種植大豆充滿了信心,甚至為響應政府部門種植大豆的號召,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開始自主發展“水稻+大豆”的模式,在稻田田埂也種上了大豆。(任 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