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謳歌偉大的黨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臺江縣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解鎖學習模式,創新多元化課堂,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鮮起來、實起來、暖起來,全方位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入腦入心。
“實境課堂”讓學習教育“活起來”。采用“課堂教育+紅色基地”學習模式,定期組織基層黨組織開展“黨課開講啦”、“三會一課”、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等活動,通過聆聽歷史故事、觀看黨史情景演繹、合唱紅色歷史歌曲等,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托施洞紅軍渡、施洞偏寨中央軍委縱隊駐地舊址、方召巫腳交紅軍墓、烈士陵園等紅色地標,重溫“紅色故事”,將黨建活動與身邊的黨史相結合,與臺江縣新時代蓬勃發展的生動場景相結合,加深黨員對黨史的學習理解,立足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進一步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精神優勢,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目前,全縣406個基層黨組織開展黨課或學習講座及學習研討122場次,黨史學習實踐活動98場次,涉及黨員、干部5800余人次。
“指尖課堂”讓學習教育“鮮起來”。依托“互聯網+”黨史學習新模式,打破定時定點,統一組織黨員學習培訓的傳統模式。大力推廣“學習強國”、貴州黨建云、黨史教育公眾號等學習平臺學習黨史,利用微信、QQ等交流平臺,建立黨員學習群,形成功能完備的線上教育矩陣,由各黨組織明確專人,定期不定期向廣大黨員推送時政熱點、理論知識,運用圖文并茂、靈活多樣的方式,豐富學習內容,讓廣大黨員從視覺和聽覺上增強教育效果,提高黨員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使從紅色歷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入腦入心。目前,全縣建立71個線上黨支部,推送學習資料350篇,受眾8000余人。
“業務課堂”讓學習教育“實起來”。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助力鄉村振興相融共促,縣直各業務部門到各鄉鎮加強指導,圍繞疫情防控、產業發展、城鄉低保、養老保險、醫療救助、穩就業等保障民生工作和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大討論等進行培訓,促進黨員對照思考,將黨員干部學習需求與發展需求、崗位需求有機結合,提升運用黨史政治理論來交流業務技能的能力。同時發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進社區、進村居、進企業、進家庭,制定點對點、一對一辦實事任務清單,從一件件小事做實落細,真正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實際成效,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取信于民。今年以來,全縣各級黨員干部累計為群眾辦實事1000余件,深受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流動課堂”讓學習教育“暖起來”。由縣委組織部選人用人,從黨校教師、領導干部、村黨支部書記、優秀黨員代表、鄉土人才等專業能手中挑選組建了“宣講團”,通過“三會一課”、院壩會等方式,把“流動課堂”設在鄉村文化舞臺、田間地頭、廳房炕頭,確保黨員在哪里,課堂就搬到哪里。目前,全縣開展入村講黨史講黨課40余次,通過苗漢結合的“雙語”宣講,將黨的歷史用最接地氣、群眾易于接受的形式傳遞給老弱、行動不便的黨員,同時聆聽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與需求,并及時解決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在黨史“聲”中感受到組織的關愛與溫暖,凝心聚力打通黨史學習教育這“最后一公里”。(周敏)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