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進村半年以來,他幾乎每天都在村里,白天奔走在田間地頭摸排實際情況,晚上走東家竄西家作調查走訪,久而久,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小羅同志。
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事無巨細,小到為老弱群眾挑桶水,給貧困家庭做頓飯,搶收稻谷,大到疫情防控,協助辦案單位抓獲網上在逃人員,羅明光同志都事必躬親,真正的踐行了一個扶貧干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信仰理念。

協助辦案單位抓獲網上在逃人

給貧困家庭子女做飯

調解糾紛
“舍小家、顧全局”并不是一句空話
羅明光的背后,是對家人的深深愧疚,6月20日是他愛人的預產期,6月18日他為了響應“全市脫貧攻堅大戰140天”的號召,主動請纓投身到凱里市旁海鎮駐村任網格員,駐村后,他吃住在村,白天入戶,晚上整理材料,全身投入到脫貧攻堅一線工作,顧不上關心自己的“小家”,同事們都勸說他請假回家照顧即將臨盆的妻子,他卻目光堅定的說“我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現在正是需要我沖鋒在前但時候,雖然我老婆需要我,但是需要我幫助的人更多”,6月25日,他的妻子獨自在分娩時承受陣陣巨痛和各種壓力為他生了一個八斤半重的胖子,從妻子羊水破裂到孩子出生,除了他的親生父親,幾乎所有的親戚都在場,有人問他有何想法,他說“我也很想回去陪她,但現在是脫貧攻堅關鍵時刻,形勢嚴峻,我不能給組織拖后腿,我們夫妻同心,她一定能理解,因為我們上夫妻,也上戰友”,羅明光愧疚心酸的語氣中更多透露著的上堅定和無悔。

12月14日8時許,羅明光接到母親電話,電話那頭哭泣的聲音知道母親被一輛車撞了!國檢在即,想到手中的任務,想到脫貧攻堅工作,羅明光眼眶濕潤了,就在這時妻子打來電話:“母親已經送到醫院治療,暫無大礙,不用回去,安心工作”,剎時,羅明光的眼淚滴了下來……
“兩條戰線”兩手抓、兩不誤、雙促進
他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他和村民集資修建村寨公路和蓄水池,疫情期間,他迅速進入戰斗角色,面對家人最需要陪伴時,他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防疫和脫貧攻堅第一線。面對困難艱險,他始終沖鋒在前,疫情期間得知楊福生家四人均從疫情重點區域(武漢)務工返回,他主動要求走在前面。另得知一叫楊澤軍的男子有咳嗽、乏力、發高燒39.6度等癥狀時,他向領導匯報的同時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用自己的車將楊澤軍送到醫院檢查治療,最終排除,讓領導吃了一顆定心丸。把網格管好、管嚴、管緊,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在天氣寒冷等不利因素下,他帶病堅持值守卡點,嚴格排查入村車輛。他超前構思,大部分人都還在進行疫情防控工作時,他把疫情防控工作和低效農作物調減工作同步抓,他用村廣播喊話、自己掏腰包加油出車用小喇叭流動式及敲鑼打鼓等方式進行疫情防控和低效農作物調減進行同步宣傳。他在入戶宣傳的同時,考慮到包保的網格飲水無保障和農戶出行不便,他一邊開展疫情防控一邊發動群眾集資修建蓄水池和入戶道路,當農戶還在考慮時,他身先士卒先自行出資500元,起了帶頭作用,為脫貧攻堅工作夯實了成果,為同步小康奠定了基礎。

疫情防控


為老弱群眾挑桶水

與村民一起搶收稻谷
自駐村以來,羅明光經常入戶與群眾談心,摸清他們想什么、盼什么,通過自己努力和協調各部分,逐一幫助群眾解決問題,和群眾一起商量如何增收,帶領群眾開展秋冬種等工作,利用晚上時間入戶向群眾宣講政策傳授自己所懂的知識,還組織隊員一起巡邏調解糾紛,從駐村以來,高效的保障了轄區0發案的戰果,羅明光用心、出力,全心全意的舉動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同時還發揚“傳”、“幫”、“帶”、“老帶新”、“強帶弱”的秀良傳統,協助領導帶領隊員們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去贏得更多更好更優異的成績。
當看到貧困戶的錢包鼓起來,新房建起來,生活逐漸好起來,從最初的愁眉苦臉到現在的笑容滿面,羅明光覺得這些苦都沒有白吃,自己付出多少都是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