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一是強化黨政統籌,創新現代旅游治理體制機制。積極構建黨政統籌、部門聯動、全員參與的工作推進體制機制。成立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領導小組,組建全域旅游工作專班,為全域旅游創建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是強化區域覆蓋,提升優化旅游公共服務。完善旅游生態驛站、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咨詢服務點、旅游標識標牌等配套服務,深入推進旅游廁所革命,著力構建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
三是強化產業融合,促進城鄉多業態發展。推動景城融合,建設小江文化廣場等城市休閑小公園,打造錦屏三江六岸、清水江風雨橋和風雨長廊、文書特藏館、白塔等旅游新地標;推動鄉旅融合,夢里水鄉雷屯、擺古之鄉瑤白等一批鄉村旅游項目快速崛起;推動產業融合,培育茅坪木商古鎮、文斗苗寨、龍池多彩田園、盛豐農業園、春蕾森林公園、敦寨羽毛球小鎮等一批文旅、農旅、康旅、體旅等產業融合新業態,構建全域旅游產品供給體系。
四是強化全域治理,推進旅游資源環境保護發展。成立錦屏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強力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重視地域文化保護,加強對隆里古建筑群、錦屏文書及文斗等中國傳統村落、侗族刺繡等非遺項目的規劃與保護。
五是強化全域營銷,多維度塑造錦屏品牌形象。建立政府、行業、媒體、公眾等多主體與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市場營銷體系,組織旅游企業開展旅游推介及招商活動。常態化舉辦中國(隆里)新媒體藝術節、隆里元宵舞龍狂歡節、石斛花節等活動,通過央視、湖南衛視及網絡視頻等媒體平臺形成多媒體宣傳矩陣, “杉木之鄉·有機錦屏”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