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乾隆年間,大清朝每次的科舉考試總有一位林姓考生進入前三甲,而每次有林姓考生中狀元時,紫禁城的荷花池里都會開出一朵特別艷麗、特別大的荷花!一直以來,紫禁城的荷花與科舉考試都似乎映照了某種預言。
1788年,又是科舉考試年,紫禁城的荷花池開出了滿池的荷花,朵朵都是又大又艷麗。這可把主考官和閱卷官給為難住了,莫非這又是上天的預言!于是在考場上,主考官對林姓考生格外嚴格,閱卷官也對林姓考生的試卷進行區別對待。
在交與皇帝的卷宗里,故意把所有林姓考生的試卷放柜子里不予呈上。沒想在案頭上的試卷,被閱卷官不小心打翻的燭火燒得殘缺不全。為了交差,無奈之下,就只好向乾隆皇帝呈上沒被燒毀的所有林姓考生試卷任其欽點。于是這一年的前三甲全給林姓考生承包了!
乾隆皇帝于是感慨明朝的世宗皇帝曾有一首詩贊美林氏:“林姓富貴勝中華,三狀四眼六探花。五會七解八宰相,九行十世作行家。進士三百腰金帶,舉人一千帽烏紗。貢監生員難屈指,郡州府縣水推沙。”
這一年的科舉考試前三甲都是林姓考生的奇異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國,于是就有好事者對林姓家族的生活習慣一探究竟。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全國的林姓家族都有一個有趣的生活習慣,家家都會釀酒,而且釀的都是好酒,林家的孩子也是從小就會喝酒,從小就跟著父輩釀酒。林家的小孩子每每酒后,都是妙語連珠,出口成章!大人更是揮毫潑墨,以詩助興……在久遠的生活勞作中,林姓家族酒香與書香同行,醇香與墨香留芳!
這樣的生活習慣傳到了乾隆皇帝耳中,乾隆皇帝不禁感嘆:“難怪前三甲都是林姓考生”。于是御賜皇匾:暉耀林釀!寓意皇恩浩蕩,光輝永遠照耀著林家燒坊的美酒佳釀。

林家燒坊的釀酒歷史源遠流長,在茅臺鎮的歷史長河中也是舉足輕重的。從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到1935年的紅軍長征四渡赤水貢獻,林家燒坊都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因市場需要,林家燒坊后人成立了茅臺鎮茂達酒業有限公司。
1996年,茅臺酒廠修建中國酒文化博物館,特意在博物館里塑立了“王茅,華茅,賴茅”創始人的塑像。同時為了尊重那段林家燒坊的釀造歷史,創造了科舉考試的傳奇佳話,特意在國酒茅臺館的頂部,懸掛了乾隆皇帝賜予林姓家族的牌匾:暉耀林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