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戀愛時如膠似漆,借款時掏心掏肺,最后卻落得人財兩空。近日,黃平法院谷隴人民法庭審理了這樣一起發生在情侶之間的借貸糾紛。

原告潘某京與被告李某俊在網絡上聊天認識并確立戀愛關系,交往期間,被告以開發游戲需要啟動資金為由,向原告借款,原告潘某京基于戀愛關系,對李某俊的信任,遂從支付寶借唄里面陸陸續續借款將近十萬。不久,兩人終止了戀愛關系,經多次催要,尚余28850元款項被告拒不歸還。無奈之下,原告訴至黃平縣法院。
經詢問被告李某俊,其對借款事宜拒不承認,甚至狡辯稱想要還錢,就要拿出證據,否則就不還。法官考慮雙方均情緒激動,決定因案施策,采取“背靠背”方式進行調解,從情、理、法的角度,耐心細致講解法律規定、鄉土民情等,以此打消被告的抵觸情緒,漸漸地被告情緒緩和了很多,道明了原因。
原來李某俊對原告多次催促還款不滿,并且因為創業失敗,沒有錢還,造成被告壓力過大,所以才一直沒有還。后來經過法官的耐心開導,被告對借款事宜亦予以認可,并承諾在2021年11月12日前一次性償還原告潘某京借款本金28850元和利息7200,以上共計36050元。最終雙方簽訂調解協議。

(文章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本案的焦點在于雙方當事人的戀愛關系,在發生經濟糾紛時往往不利于證據的收集,在訴訟中往往可能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戀愛本來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但雙方在交往初期,尤其是經濟交往過程中,要保持理性,充分考量借款目的、數額大小、償還能力、對方人品,及可能存在的風險等因素,提高警惕、謹慎借款,莫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如發生糾紛時,要通過合理合法手段主張自己的權利,切勿采取過激手段,給雙方造成不利的社會影響,給糾紛的解決又加重一層枷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