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學習組一行先后來到長沙市望城區光明村、寧鄉市大成橋鎮鵲山村、長沙縣春華鎮春華村、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田漢藝術中心、瀏陽市官渡鎮竹聯村、岳麓書院、韶山等地開展了學習觀摩活動。

在光明村,學習組一行參觀了光明村黨群服務中心、文化長廊,實地觀摩了光明村電商經營模式和農副產品展銷廳,圍繞垃圾治理、村規民約、精神文明創建等多方面與當地村干溝通學習。

在鵲山村,學習組集中聽取了當地村干講述鵲山村如何創新“農戶土地經營權、土地合作社、新型經濟主體”的土地合作經營新路經,突出以土地增效、糧食增產、農工增收的狀況走上了現在集農家樂、民宿、兒童樂園的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

在長沙縣春華山村,學習組觀看了春華山村人居環境改造和垃圾分類處理。走進春華山村,家家戶戶園里布滿了綠植和花草,庭院背后有菜地。除此之外,每家每戶門口都放置了兩個垃圾桶,充當著春華山村垃圾分類的前哨站。在分揀中心,垃圾堆放十分有序,環保員在這里將回收的垃圾進行晾曬處理。晾曬處理后進行二次分揀,將各類垃圾進行打包編號,最后交由縣級垃圾分揀中心處置。

在潯龍河村,學習組觀摩學習潯龍河村特色旅游項目。潯龍河村通過拓展鄉土文化創意元素,把鄉土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現代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打造文、農、旅、產等融合發展的風情旅游村落,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的動能。潯龍河村以“家國文化”為核心提升鄉風文明,建設“家庭、家園、家國”的“家”文化體系。同時,在田漢戲劇文化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潯龍河村黨建、發展經驗開展基層黨建培訓、美麗鄉村建設培訓等。通過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方式,使得當地農戶的收入從簡單的稻米收入變為多種農產品、旅游業等多項收入相結合。

在竹聯村,學習組觀看了竹聯村人居環境、果園基地、蔬菜基地、改廁項目等,竹聯村由黨員帶頭對違法違規房屋進行清理整治,村民捐款捐物,將空心房分別改造成垃圾分類中心、陳列室、農耕文化展示館和黨小組陣地等公共設施。實施“五個一點”垃圾分類減量法,由專業保潔公司對村內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清運。此外,通過打造改衛改廁示范點,美好家園、凈化田園。
學習組一路看、問、拍、記,一路討論,有稱贊,有對比,有思考。每到一處,大家認真學、仔細看,就基層治理、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農村改廁等方面的特色亮點和經驗做法進行了深入學習。

在學習參觀中,全體干部通過親耳聽、親眼看、談體會,進一步拓寬了眼界、更新了思路,大家紛紛表示要將考察參觀中學習的經驗成果和本地實際結合起來,找準適合本地發展路子,切實抓好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潘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