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縣司法局發揮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援助、矯正幫扶等司法行政職能優勢,切實做好青少年群體合法權益保護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一、加強普法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一是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部門普法責任主體,持續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未成年人權益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將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貫穿于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全過程,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優勢互補,在全社會構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努力營造全民尊重保護未成年人濃厚社會氛圍。二是強化重點領域和重點人群的普法宣傳教育。著重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重點做好未成年人等群體的精準普法、菜單普法。三是加強未成年人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在推進法治廣場、長廊、院壩等基層民主法治示范創建、農村法治文化陣地建設中,不斷融入青少年維權法治元素,構筑濃厚青少年法治文化陣地。
二、以新的要求推動未成年人維權工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機制,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開辟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做到“應援盡援”,加大對未成年人群體法律援助工作力度,為其撐開維權大傘,依法維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三、積極探索有利于未成年犯的教育矯正新模式,全力做好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努力從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入手,動員和依靠社會各界的力量齊抓共管,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按照“監管幫扶并重,教育感化同行”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教育力度,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幫助違法犯罪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全力做好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楊淼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