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歌聲不能流進他的耳中,卻依舊歡樂了他的笑容,語言不能表達他的自強堅定,卻依舊讓我們感受到他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吳光武,66歲,原岑鞏縣天馬鎮雷公田村老屋場組人,2018年乘著脫貧攻堅東風,走出了大山,易地扶貧搬遷到思旸鎮溫泉社區安了新家,在溫泉社區居住的四年時間里,吳光武見證了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變化,作為農村人,要是沒有國家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想在城里有一套房子是不敢想象的。在他的心里,一直感黨恩,也更加堅定了他跟黨走的信念。
“我第一次入戶走訪到他家,他就跟我表達了他想為社區做一點事情的想法,愿意免費為社區居民理發。”思旸鎮溫泉社區黨支部書記回憶說。

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溫泉社區黨支部在老年活動中心為他提供了場所和理發的工具,設定每月的16、17日為“社區免費理發日”。
免費理發的消息一發出,在群里得到大家的點贊。他的世界是無聲的,與人交流靠的是手勢與紙筆。雖然身患殘疾,但吳師傅他精湛嫻熟的手藝和熱情周到的服務,贏得了老人們共同的贊譽。
“理發師傅技術好,服務也好,為我們老人提供了便利,真不錯。”理完發的李爺爺開心地說到。
“我們這些老太太誰能舍得花十幾元理發啊!今天算是感受了一下,平時頭發長了,我就自己拿剪刀照著鏡子剪一剪,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宋婆婆高興地說。
為了進一步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服務,思旸鎮溫泉社區黨支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為居民辦實事上出實招、開新局,逐步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創建四點半學學校、開設了農家書屋,設立了老年服務中心,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清單,著力營造和諧友愛的社區濃厚文化氛圍。(黃鵠 譚華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