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別看今年天氣不怎么好,但這個辣椒長勢真的不錯,紅彤彤的像極了一個個耀眼的小金條......”近日,筆者走進清水江村辣椒種植示范基地,紅艷艷的辣椒掛滿枝頭,微風吹過,散發出陣陣椒香。臉上早已被曬出高原紅的邰石艷頂著30多度的高溫,正帶領著村民們采摘辣椒,臉上盡顯掩飾不住的喜悅:“前段時間,我們聯系上了凱里的市場,辣椒價格每斤在3.8元以上,按照1畝地最低能產1000斤的收成來看,除去成本,也有2700多元的好收益,這個辣椒真的是種對了。”

2020年,重安鎮圍繞低效農作物調減工作,鼓勵轄區各村發展種植高效農作物——辣椒。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的邰石艷第一個積極響應,帶頭示范種植了2畝辣椒,還動員發展村民種植辣椒共100多畝。期間,為進一步扭轉辣椒種植的“盲種”思想,確保辣椒增產增收,邰石艷還挨家挨戶地當起了“技術員”,幫助村民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如今,看到成片火紅的辣椒掛滿枝頭,密密麻麻,在山間延伸。邰石艷對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作物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充滿了信心。下一步,她決心將辣椒種植作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主導產業來抓,并制定了科學且行之有效的產業發展規劃。“胡豆種植成本低,效益高,下半年的秋冬種,我打算利用辣椒收成后閑置的田地發展胡豆種植,增加土地產出。還有這個韭菜也不錯,前景好,效益高,收獲一茬接一茬......”
早在2018年通過自主創業,發展生豬養殖擺脫貧困的邰石艷就清楚的認識到:只有把經濟搞上去,大家吃飽飯了才能團結起來,才能做成事,村子發展才有搞頭。因此,在頭緒繁多的村務中,邰石艷把產業發展、如何帶領群眾致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創業致富方面的“傳、幫、帶”作用,并主動對接市場,掌握發展需求,把家里的2畝田地當成為她驗證新產品、新技術的“試驗田”。在她的帶動下,該村已建立5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生豬養殖,辣椒、花卉、苗木種植等一時成為清水江村的“熱門產業”。

當前,隨著一個個高效產業在清水江村落地生根,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從2014年的701人減少到2020年的33人,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也得到大幅改善,貧困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沒想到,我到了這么個年紀,還能看到村子里有這樣的變化.......”今年已70多歲的村小組長楊玉洗指著不遠處的寨子,高興的告訴筆者:以前村子里也沒少開展工作,動員大家要愛護衛生,每周組織開展的環境衛生大評比活動,40戶的小組只有3戶合格。自從把經濟搞上去后,大家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就越來越高,村子里的環境衛生一天比一天好了。

“不光如此,現在在村子里組織開展工作,更多的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了。”在村任職已有28年的村級宣傳員張家勝表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揚眉吐氣過。他告訴筆者:盡管一直以來開展低保工作都是公開、公平、公正、透明,但總有部分未被評上的群眾不理解甚至大鬧村委會。好在這幾年村里的發展和變化,老百姓也都看在眼里,不爭不搶,還主動配合村級工作開展。

家住在何家寨村六組的老楊就曾因為低保被取消一事而上過訪,現在每年評低保,他都會參加,不是搗亂,而是主動當起了評議會上的低保政策宣傳員,要是有哪家不理解政策的,他總要上去說道說道。
經濟搞上去了,干部、群眾都團結在了一起,村子也在一點點的發展、變化,這讓邰石艷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沒有東流。于2018年起,邰石艷先后獲得全縣脫貧攻堅優秀村干、全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然而,最讓邰石艷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申請入黨,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截止當前,該村共有黨員50人,入黨積極分子4人,發展對象1人,預備黨員1人,村委5人,村干后備力量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