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黃永,男,侗族,1981年1月生,貴州玉屏縣人,1999年12月入伍,200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曾任鎮遠縣消防大隊執勤中隊長助理,四級警士長。憑著對消防事業的執著追求,該同志先后榮立三等功二次、優秀共產黨員一次、優秀士兵一次,被貴州省評為優秀共青團干部、黔東南州政府評為“四愛”先進個人。2017年,黃永從消防部隊轉業為鎮遠縣政法工勤,在鎮遠縣公安局警務保障室工作。
堅定的政治思想素養鍛造一顆對黨“絕對忠誠的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黃永同志始終緊跟時代脈博,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三句話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字總要求武裝自己的頭腦,時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軍人核心價值觀。堅定的政治思想素養鍛造了他一顆對黨“絕對忠誠的心”,形成了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帶頭遵守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的好榜樣,養成尊敬領導,團結同志,愛護集體榮譽的好模范。在思想上、行動上堅定了他對公安事業的責任感,為各項任務的完成奠定了扎實的思想基礎。

使命在肩,勇做逆行者的守護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如果說一線民警、輔警是在前方戰場奮勇防控的逆行者,那警保人就是逆行者的守護人。每一天,你都會看見黃永在后勤線上忙碌。無論是傳達上級的通知要求,統計全局各種保障情況數據信息上報,還是在緊急采購、配發防疫物資,你都能看見他的身影。在發放防疫物資時,不管是那個部門的同事來領取,黃永不管是剛端著飯碗,還是在回家的路上,他都會第一時間趕過去,只為盡早將防護物資送到一線執勤民警手中。如果防疫物資暫時沒有了,他會耐心的跟別人解釋,一天下來,電話都要接打幾百個。但是無論怎樣辛苦,只要接到單位和同事的電話,他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積極投入到工作中,熱心為民警、輔警排憂解難。

從起初的發放200個口罩到2000個到10000個,手套從50雙到300雙,雨衣從20件到200件,酒精、消毒液20瓶到300瓶,方便面、牛奶從20件到200件等,黃永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奔走,既是駕駛員,又是搬運工,還是采購員、發貨員。但是他不是操勞不倒的“鋼鐵俠”,他也是一個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凡人,面對這突如其來疫情,他只是拿出了“戰士”的堅毅與果敢,來打贏這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盡心盡力服好務,勤勤懇懇老黃牛
從部隊轉業到警保工作崗位上工作了4年的他,一直堅持“后勤無小事”的信條,用心做好每一件在別人看來不起眼的小事和瑣事。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席卷全國,一場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戰如火如荼進行。鎮遠縣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社會防控組辦公室設在公安局指揮中心,是黃永把從各科室臨時借用的計算機4臺、打印機3臺、掃描儀2臺、飲水機1臺等物資按時搬運到位。社會防控組辦公室在四樓,而借調的物資又在其它辦公樓的三樓或者四樓,大樓沒有電梯,黃永就是靠雙手雙腳個人完成,往往搬得兩趟,汗水就濕透衣背,是鎮遠警保名副其實的“搬運工”。 但你卻從沒聽到他一句“抱怨”,他總是說:“前方的戰友比我們更辛苦!”他總是笑容滿面對待每一位同志,為全局警務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撐起一道“保護傘”。
保障就是戰斗力,疫情防控期間做到應保盡保
此次疫情來勢兇猛,蔓延迅速,是一場“事關生死”的突發戰爭。而保證公安機關打贏這場戰爭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后勤保障部門。做好警務保障是基礎中的基礎、關鍵中的關鍵。為保障疫情期間各項警務工作順利開展,警務保障室積極謀劃全局疫情防控的各項保障工作,結合全局12個鄉鎮派出所、分局和局屬各部門對疫情防護裝備配備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采購計劃。

“一定要細心,把所有物資都統計清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調配。”該同志就是一件件、一個個的認真統計著新采購的防疫防護物資和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慰問品,制定詳細分配方案及時分發到各個派出所和各卡點。秉持“保重點、保急需、保一線”的原則,所有物資優先保障一線執勤值班的民警、輔警。于是,在鎮遠縣公安局就出現這樣一幕風景,一線執勤民警、輔警,基本上戴的都是N90或N95口罩,而像黃永這樣的后勤人員,戴的都是一次性醫用口罩,一戴就是一天以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日子里,黃永始終堅守崗位,一心撲在疫情防控后勤工作上,充分發揮一名共產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和軍人敢作敢為的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龍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