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石文禹,從江縣人社局干部,曾服役于原成都軍區西藏昌都軍分區。駐守西藏邊防8年時間,多次參加通信搶險、處突維穩等任務,先后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并榮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三等獎,2015年12月退伍安置到從江縣人社局工作。他始終保持著一名革命軍人的本色,時刻以“積極進取、勤奮敬業、作風優良”的標準要求自己。

石文禹為外出務工人員發放紀念品合影現場
主動請纓戰貧,駐守苗鄉幫扶
2019年6月,他響應縣委、縣政府“盡銳出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號召,主動請纓,和單位同事第一時間深入下江鎮秋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并在秋新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擔任第二網格區網格員。
秋新村是從江縣下江鎮一個深度貧困村,是苗族村落,全村共248戶1154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12戶495人,占全村總人口42.89%。
石文禹所負責的第二網格區,共有農戶77戶371人,其中貧困戶32戶131人。為鞏固脫貧成效,確,F行標準下網格區內的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石文禹每天堅持走訪貧困戶,精準掌握每一戶的家庭基本情況和致貧原因,形成詳盡的民情檔案,并在電腦里進行實時動態管理。針對入戶調查詳情和主要致貧原因,石文禹與村脫貧攻堅指揮所及時研究對策措施。成立專業種養殖合作社1個,構建了以林下養雞為主導,稻田養魚、種桑養蠶、食用菌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模式。2019年底,按照“226”利益聯結模式分配后,村集體獲得分紅6.2萬余元,貧困戶戶均增收2660.36元。第二網格區的32戶131人全部順利脫貧,秋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0.78%,摘了貧困村的帽子。
開展農房整治,改善人居環境
石文禹所轄的第二網格區,是農房整治的重點區域。為深入縣委縣政府推進農村人畜混居、透風漏雨房屋整治的安排部署,石文禹同志以第三方給出的房屋鑒定報告為依據,以“應納盡納、應改盡改”為基本原則,與幫扶責任人一道逐戶排查,逐戶甄別,幫助達到整改條件的農戶申請到相應指標。按照“頂不漏雨,壁不透風,門窗完好”標準實施整治,截至2019年底,石文禹負責的第二網格區共協助完成透風漏雨整治9戶、人畜混居整改10戶、老舊住房鞏固提升68戶;發放陶瓷正脊瓦3萬余片、木板180張、水泥磚26000塊、玻璃窗300多平方米、25扇門;申請修建排污溝644平方米、室內硬化467平方米、室外硬化1000余平方米,所轄網格區住房安全基本得到保障,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在全體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秋新村從臟亂差典型村一躍成為全縣人居環境整治的先進村,得到各級領導認可,全縣人居環境整治現場觀摩會到秋新村舉辦,同時各級觀摩考察團接踵而來,各級媒體記者也紛紛前來采訪報道。

秋新村的美麗蝶變
動員易地搬遷,穩定搬遷就業
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是惠民工程,是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到生存與發展條件較好地方,從根本上改善其生產生活條件,實現脫貧致富最徹底、最有效的扶貧方式之一。秋新村第二網格區,部分農戶因家庭勞動力長期外出務工,房屋未能得到合理維護與修繕,已經年久失修,住之不便棄之可惜。針對此類貧困家庭,依據《貴州省“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宣傳提綱》等文件精神,石文禹與幫扶干部利用入戶走訪、電話回訪等方式,發揚“千辛萬苦、千言萬語、千方百計”從江易地搬遷“三千精神”,耐心向貧困戶宣傳講解搬遷政策,跟貧困戶算“長遠賬、經濟賬”,動員貧困戶搬遷至交通便利、就業便捷、教育醫療條件優越的搬遷安置社區。從不厭其煩的宣傳講解答疑解惑、到帶老百姓去安置區實地觀摩、再到幫助貧困戶搬運行李入住,石文禹總是跑上跑下、忙里忙外、任勞任怨。截至目前,第二網格區共有6戶30人已經實質性搬遷入住,并動員組織化外出就業和協調社區就近就業,其中4戶在廣東東莞、河北石家莊、山西太原、浙江溫州務工,2戶在從江縣城就近務工,達到至少1戶1人就業標準,確保搬遷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可就業、逐步能致富”。
宣傳就業政策,開展就業扶貧
為切實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就業創業政策帶來的實惠和便利,自到秋新村以來,石文禹與同事們在村指揮所宣傳欄上張貼海報、擺放宣傳就業的小冊子、在群眾大會中面對面答疑解惑,使群眾全面了解國家新出臺的就業扶貧政策。閑暇之余,石文禹主動深入就業率低、收入微薄的家庭,與幫扶戶促膝談心。年齡較大的,他便推薦在本鄉鎮或者縣內做零工,并將獲取的就業信息告知貧困戶;年紀輕一些的,他便鼓勵到對口幫扶的杭州、澳門等地尋找更多就業機會。石文禹的幫扶對象滾老丟,初中畢業后因學歷限制難以順利就業,2019年8月,得知消息后的石文禹多次入戶了解情況,并動員滾老丟與其老鄉一起南下深圳學習廚藝,為方便及時溝通還互加了微信。廚師培訓結業后,通過協調對接,滾老丟與同村4個老鄉在深圳順利實現就業,到飯店當廚師,每月工資3500元。
今年來,按照“一手抓抗疫、一手抓扶貧”要求,秋新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把勞務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動員群眾組織化勞務就業。截止4月26日,秋新村共實現組織化就業466人,其中共輸出到外省務工357人,縣外州內1人,州外省內2人,縣內就業106人,確保“就業一人、脫貧一家”。

石文禹宣傳政策宣傳
關心困難群體,扶助退役老兵
如果普及精準扶貧惠民政策是決戰脫貧的前提,對老百姓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則是決勝脫貧的基礎。在村脫貧攻堅指揮所工作期間,石文禹始終把“百姓的事無小事,切實為民辦實事,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作為工作準則,主動深入群眾,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石文禹的幫扶對象盧中銀夫婦是典型的困難群體,因年老體弱且無贍養子女,生活十分艱難,房屋條件極差,這成了石文禹的一塊心病。2019年下半年,石文禹通過多方協調申請,在各幫扶單位和企業的支持下,盧中銀的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廚衛煥然一新、房前屋后地面均水泥硬化、常用家電也一應俱全。工作之余,石文禹又自制了一張木質單人床贈予盧中銀,老人感動淚流,緊緊握著他的手說:“你是黨的好干部,也是我的好孩子!”石文禹告訴他,這是黨和政府對困難群體的政策關懷和溫暖。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石文禹對部隊和戰友的深情厚誼是不言而喻的。秋新村有兩位退伍老兵滾建成和滾計生,他們均年事已高并且家庭生活存在諸多困難,石文禹總是用心用情幫扶資助。其中滾建成為越戰老兵,其子滾金祥為村會計,目前正為全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全力以赴,女兒正在上大學,全家僅靠滾金祥的微薄工資維持生計;滾計生現已65歲,夫婦均無勞力且長期患病,生活十分拮據。得知情況的石文禹主動到老兵家拜訪,詢問生活近況,力所能及辦實事解難題。同時幫助收集整理相關證明材料并及時上報到鎮政府,申請解決老兵的“四難”(生活難、醫療難、住房難、創業難)問題,生動詮釋了“沙場上互救于危難,生活中互助如親友”的軍人情誼。
2020年是從江縣脫貧攻堅的總攻之年、決勝之年,沖鋒號角已經吹響,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 ,石文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為誓言,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在駐村扶貧中擔當作為、奉獻青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楊光攀 魯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