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年來,開懷街道養朵村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圍繞“五步工作法”,通過“黨建引領,黨支部牽頭、貧困戶受益“的總體模式,大力調結構興產業,帶領全村群眾走出了一條支部引領強村富民之路。
“產業強不強,黨建來幫忙”。養朵村通過支部引導,黨員的帶頭示范,積極采取“三長五短”產業發展模式,即:大力發展茶葉種植、精品水果種植、農文旅項目開發這3個長期性產業,結合高產苦瓜種植、茄子種植、折耳根種植、生豬養殖、稻田養魚這5個可靈活調整、收益快的短期性產業,采取以短養長、以長促短、長短結合、長短相濟的方式,實施了 “萬株果、千畝茶、千棚瓜”種植項目。截至目前,養朵村已完成茶葉種植500畝、精品果樹種植5000余株、苦瓜種植3000株、茄子種植4000株、折耳根種植300畝、生豬養殖210頭,初步實現了“四季有果、三季有茶、兩季有瓜、戶戶有庭院經濟”的產業布局。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為了拓寬脫貧致富思路,養朵村創新推行“黨建+”模式,大力推行“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貧困群眾以土地、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年底按比例分紅。截止目前,在黨支部的帶動下,養朵村村成立的凱里烏蒙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已吸收230戶社員,其中88戶貧困戶實現了全覆蓋,每戶年均增收達1萬元以上,村集體及合作社已有了30余萬元集體經濟收入。(鄧瑞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