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是強化理論學習,增強責任意識。利用全體干部職工大會,專題學習《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貴州省外來投資服務和保障條例》等法規政策精神,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二是簡化審批流程,嚴把審批關。嚴格按照上級有關工作要求開展行政審批,扎實落實“先證后照”工作要求,及時通過政務服務平臺開展社會組織登記等相關事項審批,確保行政審批各個環節的銜接更加流暢,在方便服務群眾的同時,還保障了審批事項的規范化操作。同時,縮減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辦理時間。社會團體與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辦理時間由原先“自收到成立登記申請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決定”縮短至30個工作日內辦結。
三是優化網絡服務,加強數據共享。全面實施社會組織網上申請、網上年檢、網上變更工作,全面推進社會組織法人信息管理,實施社會組織法人信息庫項目,建立社會組織法人數據庫。全面實施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工作,實施三證合一、統一登記證書代碼工作。目前,全市社會組織144個,其中社會團體78個,民辦非企業單位66個。全市社會組織信息錄入社會組織管理信息系統和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系統,實現實時查詢、互通共享。(孫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