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你曾否在某個滂沱的雨夜惴惴不安,難以入睡。你曾否在某個豐收的秋天喜笑顏開,心中狂喜。你曾否在某個通宵的夜晚一刻未歇,靜候黎明。這就是扶貧干部的情懷,時刻心系群眾,牽掛群眾,而自己卻獨自承受巨大的壓力和繁重的工作。
我們肩上掛著印有“為人民服務”的包,臉上露著燦爛的微笑,渾身充滿了干勁兒,走在了扶貧的路上。我們當中有二十三四歲的年輕人,也有臨近退休的老同志,為了貧困戶能夠早日脫貧我們冒著雨雪風霜,頂著驕陽烈日堅定走來,路途中的艱辛只有我們自己明白,即便流血流汗也從未退縮。
我們是一群平凡的人,但我們所做的事絕不平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走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模范人物。為了完成脫貧攻堅的千秋偉業,我們經常有家不能還,經常徹夜到天明,有的更是倒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將生命定格在了那光輝的一瞬間。請為平凡插上翅膀,讓扶貧干部感受更多的榮光,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在一線的戰斗中披荊斬棘。戰爭是殘酷的,但戰爭造就了英雄,他們理應享受英雄的待遇,因為他們真的付出了太多。
扶貧路上的所見所聞所做成了生命中寶貴的財富,在脫貧攻堅的歲月里,我們和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彼此的信任,我們攜手并進,迎難而上。
你看,那是紙房鄉高巖村連日下雨垮塌的路面。駐村干部“一呼百應”,村里十多個群眾迅速趕到,冒雨搶修出一條暢通的道路,他們全身淋濕也毫無怨言,我深受感動。
你看,那是紙房鄉高巖村五保戶潘忠進拆舊房建新房的現場,村里十多個村民自愿來幫忙,讓潘忠進感受到了人情的溫暖,手手相傳瓦片的經典畫面開啟了他的新生活,我深受感動。
你看,那是紙房鄉高巖村的駐村干部和村干。在秋雨泛濫后的首個陰天幫助無勞動力的貧困戶潘國書搶收稻谷,一天的時間,兩畝多的稻谷顆粒歸倉。即使汗如雨下,也沒說一個“累”字,這是扶貧干部的擔當,我深受感動。
你看,那是紙房鄉高巖村的駐村干部楊林和貧困戶吃連心飯的溫馨畫面。一陣寒暄,三杯兩盞淡酒過后,是深深的感動,因為這兒的群眾沒有把他當外人。
扶貧路上的經歷讓我們此生難忘,既有人性的貪婪,又有人情的溫暖,但我們感受得最多的卻是理解和感動。在工作中,我們要善于捕捉那些閃耀的瞬間,用心去感受群眾的淳樸,感受人性的真善美,讓更多的遇見美麗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