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黃平縣紙房鄉上下站位全局、胸懷全局、著眼全局,牢固樹立“一盤棋”意識,堅持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多措并舉統籌脫貧攻堅和成果鞏固。全力以赴抓好政策落實,合力推進產業發展,主動履行幫扶責任,全力夯實基層基礎。

求真務實,強化“幫扶力量”的攻堅作用。該鄉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縣脫貧攻堅文件精神,借力政策的精準指導、數據的精準管理、產業項目的精準扶持、社會力量的精準幫扶等優勢,全面提升該鄉脫貧質量;充分利用杭州市拱墅區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源,聚焦產業扶貧,擴大當地勞務就業,切實提高幫扶成效。其中,該鄉大閘蟹養殖基地獲對口幫扶資金350萬元,利益鏈接黃平縣紙房鄉貧困戶238戶700人,貧困戶分紅資金達35萬元/年,村集體分紅資金3.5萬元/年;充分利用縣公安局、縣稅務局、縣委統戰部幫扶單位力量,開展精準幫扶,扎實落實幫扶責任。
加大力度,鞏固“資金保障”的支撐作用。該鄉嚴格按照扶貧資金整合使用規定和要求,進一步加大整合力度,統籌使用安排,實現扶貧資金的精準化配置、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化扶持;切實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嚴格落實項目庫管理和產業項目公開公示制度,確保財政扶貧資金發揮最大的扶貧效益;持續宣傳扶貧小額信貸貼息政策,引導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支持脫貧攻堅,為鞏固該鄉脫貧攻堅成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創新方式,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10名鄉黨政班子成員、48名網格員、100余名村干、組干、黨員群眾入組入戶宣傳中央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政策措施及該縣決戰決勝脫貧摘帽的成效經驗。充分利用各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組織開展感恩教育、法紀教育、鄉風文明教育和脫貧光榮教育,總結和宣傳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該鄉按照“以工代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的原則,組織動員貧困群眾參與幫扶項目實施,提倡多勞多得,引導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堅決破除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著力營造上下合力攻堅的濃厚氛圍,徹底消除精神貧困。( 楊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