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仰朵村是一個傳統農業村,生態環境優美,由原仰朵村和原翁山村合并而成,其中翁山村是深度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337戶1675人,目前已脫貧315戶1629人。仰朵村結合產業結構調整,以“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產業,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平臺和路徑。

走進楊東方的辣椒種植基地,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青紅交錯的辣椒掛滿枝頭,務工的農民也忙的不亦樂乎。楊東方現在合作社生意紅火,一家人安居樂業,但在前幾年,家里主要收入就靠著父母務農,父親偶爾在農閑的時候去幫人家做點木匠活補貼家用,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在2013年底,經過精準識別研判,楊東方家被識別成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們村的年輕人里,他是真敢闖,敢拼,也很有頭腦…”谷隴鎮仰朵村的黨支部書記楊勇贊譽道。
作為一名“90”后,楊東方有著一股敢闖愛拼的朝氣。2016年初,他決定返鄉創業,開始和伙伴一起搗鼓電商,賣起了黔東南特色的糟辣椒。但他漸漸的發現,糟辣椒的原材料——辣椒,利潤空間更大,前景更好,于是開始種起了辣椒,開始是自己獨門獨戶干,產量不高,收益也不是十分可觀。

但他人生的字典里沒有放棄這兩個字,2017年,在谷隴鎮黨委、政府和仰朵村黨支部的幫助下,楊東方和幾個合伙人一起注冊了黃平縣恒邦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他作為負責人,挑起了大梁。在仰朵村黨支部的協助下,流轉了500余畝地種植辣椒,每年從辣椒的種植到采摘,帶動30-50名貧困戶就近務工。2019年,他開始探索合作社的多樣化發展。他通過做夜市攤生意的朋友了解到田螺的需求量大,于是充分利用仰朵村稻田資源優勢進行田螺的養殖,實現了糧螺雙收,一舉兩得。“我們不僅租農戶的田,也和農戶合作,提供一些螺種給他們,同時給他們技術上的指導,幫助他們養殖,等田螺成熟了我們就收,這樣老百姓不但沒損失,一年還可以增收幾千塊錢呢。”楊東方說道。

近年來,仰朵村黨支部聚焦脫貧攻堅,以基層黨建為抓手,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仰朵村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小米產業、辣椒產業和精品水果產業等,圍繞黨支部隊伍建設,加強致富能手、致富帶頭人的挖掘與培養。“去年楊東方兌現承諾貧困戶分紅款6萬元,看到他這樣有干勁,今年年初的時候,黔東南州農業農村局支持8萬元左右的小米加工設備幫助他辦小米加工廠…”仰朵村第一書記石秋偉說道。
山水有情,養育一方百姓;靠山吃山,走出一條“致富路”。靠著勤勞的雙手,借助政策的東風,楊東方向我們展現了90后“后浪”敢拼實現脫貧的別樣風采。(楊再英 吳春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