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是嚴禁學校食堂、單位食堂、婚喪宴請、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大型會議活動等群體用餐單位采購、制售食用野生菌類、野生菜類;嚴禁農村集體聚餐自辦宴席采摘、購買、加工食用野生菌、野生菜,嚴防食用野生菌、野生菜導致群體性中毒事件的發生。
二是廣大消費者謹慎采購食用野生菌、野生菜,不隨意采食、出售、購買來源不明、難以識別和霉爛變質等感官性狀異常的野生菌類、野生菜類。餐飲經營單位要嚴把野生菌、野生菜的采購關,進貨查驗、臺賬記錄、嚴格加工、留樣備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消費者到餐館食用野生菌、野生菜應選擇有經營資質的餐飲店,在服務員的指導下食用。
三是食用野生菌、野生菜不宜涼拌食用,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并注意不要混合食用,每次只加工和食用同一種野生菌、野生菜,避免因不同種類的菌類、野菜類混合后產生反應,發生中毒。食用野生菌、野生菜時不要飲酒,以避免所含成份與乙醇發生不良反應引起食物中毒。
四是食用野生菌、野生菜后10分鐘到48小時內,如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消費者在外就餐食用野生菌、野生菜后出現中毒癥狀,應盡快就醫,除保留病歷和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外,還應及時撥打縣市場監管局投訴舉報電話:0855-2432067。醫療機構要做好食物中毒應急救治的各項準備工作,在積極搶救中毒病人的同時,應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五是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要求,加強應急防范措施,對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部署、早預防、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及時報告和互通信息,加強協作,提高防范處置能力,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六是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餐飲經營單位、學校、工地食堂等各種各類型集中供餐單位的監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進行嚴肅查處。同時,加強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防范,廣泛向本轄區、本行業社會公眾廣泛宣傳預防食物中毒的科普知識,嚴防食物中毒事件發生。(莫大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