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青山有幸埋忠骨,人間四月祭先烈。4月12日上午,鎮遠縣組織部、宣傳部、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民政局、舞陽鎮黨委、婦聯、史志辦等部門領導和紅軍精神傳承協會會員、官兵代表、學生代表等社會各界群眾300余人,在鎮遠縣舞陽鎮柏楊坪村舉行紅軍烈士祭奠儀式。一座修繕一新的紅軍烈士墳墓,成為鎮遠縣又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鎮遠社會各界參與紅軍烈士祭奠儀式)
據當地老人講,這里長眠的,是一位不知道姓名的年紀16歲左右的紅軍戰士。1934年12月底,該紅軍戰士在參與進攻文德關戰役中受傷,隨后又與部隊失去聯系。其藏身柏楊坪鎮雄關村寨一廢棄倉庫時,被當地地痞及土豪發現,慘遭殺害。1965年“四清”時,殺害紅軍戰士的兇手被檢舉揭發,出棺材、出錢,出勞力,重新把烈士遺骸安葬在柏楊坪村鎮施二級公路旁。因歲月動蕩,又是孤墳,烈士墳墓漸漸被人遺忘,埋沒在荒草當中。這座紅軍墳,除了村里幾個上年紀的老人知道外,絕少有人知道。


(交警為紅軍烈士祭奠儀式安保)
據介紹,今年3月24日,鎮遠縣紅軍精神傳承協會(民間公益組織,簡稱紅軍連,下同)得知此事后,一方面向鎮遠縣黨委、政府和舞陽鎮黨委、政府反映,一方面發動會員捐資修繕。在紅軍連多方奔走下,柏楊坪村紅軍烈士墳墓修繕工作牽動了全城人的心。在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紅軍連僅歷時半月,就把此紅軍墳修繕完畢,成為柏楊坪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社會各界為烈士墳墓培土)

(向烈士進獻花圈)

(鎮遠縣“紅軍連”連長致辭)
據了解,當天祭奠儀式參與人數較多,又在國道旁邊,鎮遠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為儀式全程安保,確保儀式順利進行。(龍冠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