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日前,黎平縣大稼鄉平底村舉行新建紅軍烈士亭落成儀式,村民們自發來到這里慶祝紅軍烈士亭建成。縣委黨史辦研究室易同軍、縣退伍軍人事務局局長徐業華等有關單位的負責同志參加了落成典禮。如今這個烈士亭已經成為平底村一道亮麗風景。
這是由該村三組農民宋維清先墊資40萬元,建成的一個紅軍烈士亭。在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平底村黨員群眾的精心籌備下,自發組織修繕紅軍墓,以表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宋維清高同志(右二)與第一書記訪問見證人王永勝(右一,94歲)老人當年9歲親眼目睹紅軍戰士賴同志犧牲在平底村的情形
1934年冬月,黎平縣境內的平信渡口是紅軍渡河的地方,河對面有一個苗寨,便是現在的平底村。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和第六軍團長征先后經過并宿營在該村,當地群眾與紅軍結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當年有一名戰士因傷勢嚴重,不幸犧牲并葬于平底村,由于時間匆忙,犧牲前未留下名字,只知道他姓賴,所有群眾習慣稱他為"賴同志"。"賴同志"為中國革命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解放后平底村群眾為"賴同志"立了一塊墓碑,每年清明節和春節都去祭奠。因新修公路和年久失修,烈士墓破損嚴重,墓的旁邊堆滿了豬牛圈。為了搶救這個紅軍烈士墓,村里的熱心人宋維清和退休干部吳炳常主動找到村里的第一書記吳宇佳,反映修復得到烈士墓,吳宇佳書記非常重視,把它列為整治臟亂差限期整改項目,一方面向上級寫報告立項,另一方面在還沒有項目支撐的情況下,動員群眾有力出力,有資金先墊付。宋維清同志積極響應先墊資40萬元,眾鄉親熱心出力,把圍在紅軍烈士墓旁邊的10個豬牛圈和路邊廁所全部搬走,建成了紅軍烈士亭和停車場,建筑面積1300多平方米。
今年61歲的平底村民宋維清帶領全體村民創建了八八林場,植樹造林,從1985年至1998年間,全場職工造林8000余畝,實現脫貧致富。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奮斗,平底村已有54戶先后自發移民到此建房落戶,成了現在的"新平底",揭開了新平底人由農民變市民的嶄新一頁。宋維清說,墊資修建紅軍烈士亭,主要是為了感黨恩,讓后人永遠緬懷紅軍長征精神。(陸書明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