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弘揚長征精神,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跡,最近貴州省黃平縣積極整合“紅色資金”對散葬于民間的紅軍烈士墓進行修繕,使那些長眠于崇山峻嶺的紅軍無名烈士和失散紅軍的英魂得到慰藉。這次黃平縣這批紅軍陵墓的竣工和開放,還為各鄉鎮就近提供了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去處。

工人們在新州鎮太翁村修繕紅軍烈士墓(楊廷蘭 攝)

黃貓村民在挖掘紅軍遺骸
黃平縣是紅軍長征四次經過和轉戰的革命老區。1934年10月初,肖克、任弼時、王震率領的紅六軍團西征經過黃平縣后,同年12月底,中央紅軍結束在黎平縣召開的“黎平會議”后,又經劍河、臺江等縣北上進入黃平縣,紅軍長征足跡遍及了黃平縣11個鄉鎮。一些紅軍戰士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還將年輕而寶貴的生命長眠在黃平縣境內。為了全面掌握犧牲并散葬在這里的紅軍烈士,中共黃平縣黨史研究室和革命老區建設管理中心從2018年7月份開始,就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尋找紅軍無名烈士墓的普查活動,目前已初步掌握的紅軍無名烈士墓有8所,其中有數十人合葬的大型墓葬,也有被民間群眾收殮安葬的單人墓,還有1所為紅六軍團的失散紅軍。為告慰這些紅軍無名烈士和失散紅軍戰士,黃平縣從2018年11月就整合革命老區建設資金36萬元,采取由鄉鎮議標形式對這些紅軍陵墓進行修繕。在修繕紅軍烈士陵墓過程中,有的施工人員還以當地最樸素的風俗,為烈士們舉行追悼和祭奠,用各種形式緬懷英烈。通過努力,最近這些紅軍陵墓已陸續竣工,并通過有關部門的驗收。據了解,黃平縣黨史部門下一步將深入各鄉鎮對散葬于民間,并尚未發現的紅軍無名烈士墓進行調查取證,力爭讓85年前犧牲在這里的紅軍英靈得到告慰,同時也為打造紅色旅游和加強愛國主義陣地建設提供基礎保障。(廖尚剛)

冷屏山紅軍烈士墓(廖尚剛 攝)

新修繕的舊州失散紅軍墓(楊廷蘭 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