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氵舞 陽河流經黃平舊州古城后,河道在印地壩村突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轉彎的地方形成一個較大的沖積“平原”,這就是印地壩壩區。
壩區四面環山,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面積共629畝。當前用于種植八月瓜的面積有420.5畝。
4月3日,記者來到印地壩壩區,黃平牁果產業高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范先軍介紹到,“今年八月瓜就要開始產生效益了”。
八月瓜經濟價值高,每畝產量在1200公斤至1800公斤,目前市場價在2-2.5元/公斤,畝產值在16000元左右。按畝產量2500斤算,每畝凈產值達7500元,420畝可收入300多萬元。
壩區有了今天的這番景象,離不開每一位干部群眾的辛勤付出和日夜的工作。其中鄉黨委書記雷凌云因為了完成壩區土地流轉任務,留下了一樁憾事。
2017年11月6日晚10點,一碗水鄉的會議室燈光還在亮著。全鄉干部集中在開會,研究如何做好幾戶農戶的思想工作,并決定由鄉黨委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分組帶隊。第二天早上,天才蒙蒙亮,雷凌云就帶著工作組從鄉政府驅車趕往印地壩。
來到農戶龍治祥家,因其兒子在外打工作不了主,通過與他兒子溝通成功后,又要其兒子回來簽字才行。時間過了中午,事情還是沒談妥。
“流轉土地任務時間緊迫,只有一家一家去慢慢地做動員工作。”當地部分農戶受傳統耕種思想的影響,雷凌云需要一遍一遍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快點回來吧,你爸快不行了。”下午1點07分,雷凌云接到家里打來的電話。接完電話,雷凌云中午飯沒吃,就匆忙趕往黃平谷隴老家。
回到家后,感覺氛圍不對,雷凌云才知道父親走了,“這是我最大的遺憾,沒見到父親最后一面。”“我父親臨走前,還再三叮囑母親不要打電話給我,他說‘孩兒工作忙,不要打擾他’。”
處理完父親的后事,雷凌云不顧心中的悲痛又立刻趕往壩區繼續組織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因為父親經常教導我們要好好做人,好好工作。我只有按時按質完成土地流轉任務,才對得起父親的教導和寬容。”雷凌云回憶道。
2018年3月,流轉土地完成了,讓黃平牁果產業高科技有限公司及時種上了八月瓜,實現了對印地壩壩區的產業調整。
今年八月瓜將進入初果期,讓群眾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慢慢地,壩區村民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致富的心氣提了起來。
“我家3畝土地都流轉了,以前種稻谷一年收入就1000多元,現在得了土地流轉費,還在基地里面干活,一年下來有5000元了。”印地壩村村民彭得菊告訴記者。
農戶黃有祥曾經就不愿意流轉土地,現在看到了項目帶來的好處,也主動把自家的地流轉出來了。曾經不愿意流轉土地的村民都紛紛愿意把土地流轉出來了,當前壩區的土地流轉共達560畝,涉及農戶146戶432人,其中貧困戶22戶56人。
為了發揮土地效益最大化,今年計劃壩區套種短期其他農作物或中藥材品種。同時,圍繞壩區內有大飛水瀑布、步云洞摩崖石刻、古驛道等自然人文景觀景點,計劃打造一個集農業休閑、民俗觀光的旅游綜合體。
印地壩壩區正在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出來,當地村民笑容多了,為當地產業發展點燃了新的希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