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王莉)陽春三月,花開遍野。近日,記者一行走進了黃平縣紙房鄉,盛開的油菜花在風中搖曳,幾只小蜜蜂在花間飛舞,從前的荒山坡變成了一大片果園,果樹蓬勃生長樹葉鮮綠油亮......微風拂面,暖暖的,更是甜甜的,因為紙房鄉的百姓正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逐步實現著他們那個“甜蜜”的脫貧致富夢。
紙房鄉百姓的脫貧致富夢是“金燦燦的”
你看,那錯落在山坡之上的一間間“小木屋”是什么?那正是紙房鄉天馬村村民毛庭武的“養蜂基地”呀!

(毛庭武的“養蜂基地” 資料圖)
毛庭武76歲的父親是個“養蜂達人”,13歲就開始養蜂,養了60余年,村里的養蜂技術當屬毛庭武父親為最佳。而毛庭武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學會了養蜂,可是年輕時的毛庭武卻選擇做建筑活兒給老板打工,直到四年前才回家“繼承父業”做起了養蜂人。

(毛庭武與父親 資料圖)
毛庭武見記者到來,高興地領著記者到他的養蜂基地參觀,一邊向記者介紹道:“我的主要產業是養蜂,我有三個蜜蜂養殖地點,目前我養了120多箱蜂,養殖一箱蜜蜂一年能產15斤蜂蜜,2018年我的年收入有10余萬元,我正打算擴大養殖規模,今年準備養200箱蜜蜂。此外,我還種植了藥材和臍橙,藥材一年也有七八千的收益,臍橙剛開始種植還未掛果......”

(資料圖)
毛庭武父親的養蜂規模一直以來都比較小,只有三四十箱,毛庭武回家后將養蜂規模漸漸擴大至現在的120余箱,年收入遠比之前做建筑活兒時高得多。毛庭武對著記者感嘆道:“為別人打工這么多年,還不如回家養蜂賺錢哩!”
毛庭武從2015年開始養蜂,后來村民們見毛庭武養蜂效益不錯,都漸漸被他帶動起來。2018年12月,毛庭武成立了“毛庭武養蜂專業合作社”,現全鄉共有養殖戶146戶,存欄蜂530群,年產值達1000多萬元。


(毛庭武家儲藏的蜂蜜 王莉 攝)
毛庭武不曾想,這小小的蜜蜂不僅能釀造甜甜的蜂蜜,竟還為他釀造了一個“甜如蜜”的脫貧致富夢,如今,他正逐步實現著這個夢,他還像“領頭雁”一樣帶領著全村村民一起去實現這個夢。紙房鄉天馬村村民的脫貧致富夢就如蜂蜜一般香甜,夢的果實亦如蜂蜜一般“金燦燦的”放射出光芒。
紙房鄉百姓的脫貧致富夢是“黃澄澄的”
既到了紙房鄉來,怎能不去看看金河村3000余畝的臍橙果園呢?

(紙房鄉的臍橙果園 王莉 攝)
記者來到了金河村的臍橙果園,金河村村黨總支部書記吳登學見記者到訪,連忙向記者介紹道:“這臍橙的品質決定了它的價格,臍橙的批發價格一般都在每斤1.8~2.2元上下浮動,這樣算下來一畝產值可達近2萬元呢!臍橙通常要4年才能掛果,雖然周期長了些,但是利潤高有賺頭。我家現在種有三十多畝臍橙,目前已經有5畝掛果了。”

(臍橙掛果 資料圖)
談到臍橙,金河村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因為這臍橙就是他在14年前引進到金河村種植的,他家現種植有臍橙100多畝,2018年實現收入80余萬元,凈利潤達到60余萬元。他就是金河村的臍橙種植大戶——“臍橙大王”何克倫。
何克倫一邊帶著記者參觀他的果園,一邊給記者講起了他與臍橙的故事。
何克倫回憶道:“2003年,我還在福建打工,有一次我去買自己喜歡吃的橙子時,老板向我推薦了4元一斤的臍橙,當時這個價格的水果算是比較貴的,我很好奇4元一斤的橙子味道如何呢?我當時懷著好奇就買了兩斤臍橙品嘗。”

(何克倫的臍橙果園 資料圖)
何克倫吃過臍橙后覺得臍橙味道甘甜口感不錯,此后便經常去買臍橙吃。買得多了,何克倫漸漸萌生了一個想法:將這價格高味道好市場好的臍橙引進回老家金河村種植。
有想法就要有行動。何克倫做了充足的準備后就去到臍橙的產地江西省調研,又帶著技術人員回到家鄉金河村實地考察。考察結束后,技術人員告訴他“金河村的土壤、氣候等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臍橙”,何克倫聽后激動不已。

(村民采摘臍橙 資料圖)
2004年,何克倫毅然辭掉了福建的工作,引進臍橙樹苗回到老家開始種植。先用幾畝地做試驗,“臍橙樹苗成活了!”何克倫感到十分欣喜。2005年,他將種植規模擴至50多畝。“如今的臍橙樹苗早已不用再從江西引進了,為了提高臍橙樹苗的成活率,我開始研究樹種,經常到全國各地去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現在我們的樹苗成活率已經能夠達到百分之百了。”何克倫說。
何克倫告訴記者,金河村種植的臍橙汁多味甜、個頭大、口感好,遠銷省內外,供不應求,今年的臍橙還沒長出來,他就已經收到很多老板發來的訂單了。不過剛開始,村民們可是都對何克倫的臍橙種植持懷疑態度的,后來村民們看著何克倫的臍橙掛果了并開始產生效益了,就紛紛跟著何克倫種起了臍橙,何克倫還免費為村民們開起了臍橙種植技術培訓課堂。

(成熟的臍橙 資料圖)
那3000畝的臍橙果園,是何克倫“創業的結晶”,更是全村“脫貧的希望”。每天多則300余人少則50余人在果園里剪枝除草,一天的務工費80~150元不等,村民們天天有活干,能讓他們實現增收;金河村的臍橙畝產1000斤以上,畝產值2萬元左右,那些跟著何克倫一起種植臍橙的村民則都能實現創收。“臍橙大王”何克倫是金河村回鄉創業的“領頭雁”,他正帶領著全村村民一起去實現脫貧致富夢。紙房鄉金河村村民的脫貧致富夢就如臍橙一般甘甜,夢的果實亦如臍橙一般“黃澄澄的”閃耀著光輝。
紙房鄉百姓的脫貧致富夢是“甜絲絲的”
紙房鄉的森林面積52000畝,森林覆蓋率達68%,蜜粉資源豐富,四季不斷;紙房鄉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熱同季,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良好的自然氣候為養蜂業和臍橙種植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正蓬勃生長的臍橙樹 王莉 攝)
紙房鄉既有如此好的“天時”和“地利”,怎少得了“人和”?
2016年,紙房鄉以產業發展為主導、項目扶持為抓手,投資69萬元,發展新增蜜蜂養殖1000蛹,并進行蜂蜜產品包裝,項目覆蓋3個行政村17個村民小組,144戶農戶720人,其中貧困戶109戶545人,占75%,項目區農民實現增收180萬元,人均純收入增加達4000元。申報臍橙種植項目實施305畝,每畝補助590元,臍橙種植項目覆蓋1個行政村7個村民小組,其中貧困戶32戶農戶128人,通過實施農民人均收入增加5600元,扣除成本1600元,人均純收入增加達4000元。

(養蜂箱 王莉 攝)
子承父業的毛庭武成了專業的養蜂人,還積極發展藥材、果樹等種植副業;何克倫也圓了自己多年的果園夢,十幾年如一日的在田間地頭埋頭深耕。他們在尋求自己脫貧致富路的同時,還帶領全鄉百姓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讓荒山變果園、讓貧地變寶地,用辛勤的勞動創造屬于自己財富;他們將會帶著全鄉百姓一起撕下“貧困的標簽”,逐步去實現脫貧致富夢,因為他們堅信,脫貧致富之夢終將結出累累碩果!
黃平縣紙房鄉百姓的脫貧致富夢如蜂蜜如臍橙一般“甜絲絲的”,而且夢的果實亦會如蜂蜜如臍橙一般“甜絲絲的”!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