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1月14日,黃平縣舊州鎮貧困戶吳老貴家殺年豬了。前來幫忙的鄉親們,男的忙著抬殺櫈、磨刀、備好接血盆;女的忙著討菜、洗菜、燒水、煮飯,十分熱鬧。
來幫忙的村民潘老九告訴筆者:“以前他家很困難,喂的豬都舍不得殺吃,全拿去賣成錢貼補家用。”聽到我們的對話,正歡天喜地忙里忙外的吳老貴連忙解釋道:“每年喂豬也舍不得自家殺吃,全部都拿去賣了,來貼補家里的小用!今年就不一樣了,過年不缺這千把兩千塊錢,我也殺頭豬來過年,讓一家人也高興高興。”

過去的吳老貴,可沒現在這么精神。他不僅是身體殘疾,妻子和孩子都是智障,一家三口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收入,是村里典型的貧困戶。他不是不肯干,而是身體能力有限,外出打工沒人要,想搞點副業也沒有本錢,前些年,他生活一直過得很清貧,每年飼養的雞鴨鵝都舍不得吃,全部拿到街(集)上賣成錢來貼補家用。每到過年的時候,吳老貴稱它幾斤豬肉來家里炒個把菜就算過年了。說老實話,他真的很害怕過年。過年人家就買這樣那樣回家,而他呢,就把家里這樣那樣貴重的東西全拿去買,過著清貧的日子。
2014年,黨和政府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干部下村調查摸底時,發現他勤勞肯干又老實,便把他列為了扶貧對象,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結合本村的發展情況,干部為他量身定制了脫貧計劃。在鎮干部的幫助下,他開展了烤煙種植生產。一年下來,他不僅還清了欠債,生活上還比沒種烤煙以前好了許多。嘗到甜頭的他,第二年便給外出務工的人家流轉土地大面積的種植烤煙,就這樣,烤煙便成了吳老貴脫貧致富的發展之路。幾年下來,吳老貴不光是生活上解決了溫飽,而且經濟上還有點結余。為了生活上更加富有,不返貧,吳老貴把結余的錢拿來購買了一臺耕地機和一臺三輪車。農閑的時候就積極尋找貨源,跑運輸;農忙時節就積極給無勞力的人家翻梨田土,每個月也有二三千的經濟收入,一年下來,除去各種生活生產開支外,還有萬把塊錢的收入。
經過多年的努力,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的吳老貴,今年也把自己家喂了一年多時間的肥豬拉來殺過年了,再也不拿去街上賣成錢來貼補家用了,并還接了左鄰右舍的親朋好友來家里吃刨湯。這一美好的生活,得要感謝黨委和政府派來的扶貧干部,教他瞄準當地烤煙生產,走出一條脫貧致富之路,從以前害怕過年變得期待過年了的他,心里樂滋滋的。
“往年一過冬至,人們開始殺年豬,我心里就酸酸的,不是滋味。”吳老貴高興的告訴筆者,“幫扶干部不光是教我種地,還教我喂豬技術,解決我三年喂個九斤豬的歷史。管他的,今年咱們也假吧殺個豬來過年,灌香腸、做腌肉讓家里人高興高興。”面對到家里來吃刨湯的親朋好友,吳老貴自信滿滿,不僅思想上具有強烈的脫貧意識,在行動上更是非常積極,他計劃2018年大干一年,把家里破舊的房子翻修一下,讓全家人好好享受一下美好的新生活。
據了解,自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五年來,舊州鎮有1270戶5392人像吳老貴這樣的貧困戶殺年豬過年了,走上了精準脫貧、自主奔小康的特色發展之路。(張玉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