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開啟“督辦驅動”模式。12月5日,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袁尚凱主持召開專題研究扶貧工作會議,對扶貧項目財政報賬、加快財政扶貧項目實施進度、上報2016第二批扶貧項目實施方案、追責問效等工作事宜進行了專題研究,提出“一要求三明確”:要求進一步簡化項目報賬流程,切實解決“報賬繁、報帳難”問題;明確了扶貧項目實施進度目標,2014年扶貧項目報賬率達85%以上、2015年扶貧項目報賬率達80%以上、2016年扶貧項目報賬率達20%以上;明確第二批扶貧項目實施方案上報時限,要求全縣未上報的鄉鎮務必于12月7日前報縣扶貧辦;明確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扶貧項目推動不力,造成項目進度達不到目標、達不到報賬率要求的和2016年第二批財政扶貧項目實施方案未能在2016年12月7日前審核通過的,將按照有關規定交縣紀委監察局進行追責問效。12月8日,縣委副書記梁婭又來到縣扶貧辦督導,要求12月10日前必須完成所有的考核指標,強調要加大對未完成鄉鎮及部門的問責,以督辦的震懾作用“驅動”脫貧攻堅工作進度。
縣直單位支持協作開啟“合作驅動”模式。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涉及縣直單位28家,工作涉及面較廣、資料多、任務重,縣扶貧辦、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要明確責任,分工協作,對28家縣直單位逐一通知,由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負責對全縣各單位的文字材料、數據報表、工作總結進行審核,擬寫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工作自查報告。縣扶貧辦則派出業務指導員,加大對各鄉鎮扶貧開發工作的業務指導,確保工作進度不落下,工作目標能實現。縣直各單位全力配合,積極支持,如縣組織人事部門為全縣11鄉鎮扶貧工作站配齊了22人空編,充實了鄉鎮扶貧工作力量。面對扶貧開發成效考核工作,各部門明確分管領導、安排專人負責搞好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嚴格按照考核要求完善相關材料。對于審核不過關的材料,雖三番五次翻工卻不叫苦、不喊累,全力開啟“合作驅動”模式。
鄉鎮“5+2”、“白+黑”開啟“主力驅動”模式。各鄉鎮黨委政府將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第一時間安排部署,全力“迎考”。如極貧鄉鎮谷隴鎮組織召開了所有班子成員、全鎮干部參會的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工作會,對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確了工作目標,這一刻,所有干部都是扶貧人,都在為扶貧工作出力獻計。
鄉鎮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工作人手少、任務重、時間緊,沉重的工作壓力需要面對,成堆的工作材料需要審查核實、成片的貧困村寨需要完成脫貧、成群的貧困群眾需要致富,這些都離不開每一個扶貧干部的不懈努力。各鄉鎮的扶貧干部加班加點就成了平常事,在他們的字典里沒“周末”和“假期”,一天24小時恨不能分成72小時來用,深夜加班,餓了,一包泡面就是最好的犒賞。凌晨時分,“脫貧攻堅工作”QQ群里交流信息仍此起彼伏,仍然在討論工作、咨詢問題,完美詮釋了“白+黑”的深刻含義。(吳遠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